视频标签:依法行使权利
所属栏目:初中政治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道德与法治》统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 课《3.2依法行使权利》东莞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道德与法治》统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 课《3.2依法行使权利》东莞
《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 八年级 下 册第 三 课
《3.2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内容依据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相应部分有“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我与他人与集体”中的“权利与义务”、“我与国家与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分别是“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增强公民意识,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本课所依据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相应部分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内容”中的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与要求,具体对应的内容与要求是:“认知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加深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初步理解程序正义在实现法治中的作用,建立依法处理纠纷,理性维护权利的意识。”
2.逻辑解构
八年级下册围绕公民与国家的关系这一生活主题,以宪法精神为主线,通过全面介绍宪法主要内容,开展公民意识教育与国家意识教育,引领学生崇尚法治精神,增强法治意识。本单元依据宪法,立足学生生活,是对第一单元中“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这一知识点的具体阐述。本节课在了解公民权利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行使权利的界限、方式和程序,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本框题由“行使权利有界限”和“维护权利守程序”两目组成,介绍了维护权利的方式和程序,阐述了行使权利的边界——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强调了公民权利既受法律保障,也受法律约束,必须依法行使权利,懂得通过正确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引导学生树立程序思维和法治意识,依法行使权利。
2
二、学情分析
随着初中学生社会生活的领域不断扩展和行为能力的增强,他们必将深入参与社会与国家生活,并作为公民面对和处理自己与国家的关系。现实中,初中学生法治意识仍然存在短板,法律意识、观念比较淡薄。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虽然对宪法和法律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了一些公民基本权利,但是由于知识储备和阅历不足,在如何依法行使权利,如何依法维权方面知之不多,甚至存在一些误区。比如行使权利毫无边界意识,忽视其他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受到侵犯时,没有维权意识,不知道如何维权,甚至认为以暴制暴也是合法维权方式;对自己的权利不够珍惜,认为行不行使是自己的事等。因此,澄清对权利的模糊认识,肃清错误观念,引导正确、合法、合理维权非常必要。本节课帮助学生懂得保护自己,加强对法律规则的理解和领悟,不断构建自己的价值观,逐步树立法治理念,引导学生依法参与社会生活,成长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三、目标定位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珍视公民权利,增强权利意识,具有依法行使、依法维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树立法治观念,增强程序意识。
(二)能力目标:学会依法行使权利,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正确对待权益纠纷,学会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权益;能够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学会自觉规范自身行为。
(三)知识目标:知道行使权利的界限,懂得依法行使权利;了解维护权利的方式,知道如何正确维护权利、维护权利守程序。
四、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懂得依法行使权利 (二)教学难点:学会维护权利守程序
五、资源开发
(一)课前问卷调查一份,发布问卷星;
(二)师生共编情景剧《我的权利我做主》,学生自导自演;(见附件1) (三)利用Xmind制作思维导图;
(四)配套课时练习一份,利用智学网测试;(见附件2) (五)学生课后自主制作思维导图。(见附件3)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调查:课前学生利用平板在问卷星上完成问卷调查。发放问卷420份,收回412份,有效问卷412份。课前出示调查结果:
图1 图2 图3
对应调查问卷:
1.你认为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图1)
A.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 B.依照自己的想法 C.视情况而定 2.生活中你是否有权利被侵犯的经历?(图2)
A.有 B. 没有 C.经常
3.当权利被侵犯,你一般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图3)
A.忍气吞声 B. 找老师或家长 C.以暴制暴 D.用法律维权 E.视情况而定 4.关于行使和维护权利方面你有哪些困惑? 学生较集中的困惑:
(1)不知道该如何利用法律维权;
(2)协商是不是解决权利争议的唯一方式?
(3)怎样才能既不必大张旗鼓,又能从根本上解决侵权?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大家对自己的权利非常关心。通过调查反馈,发现87%的同学认为应在宪法和法律范内行使权利,超过60%的同学认为自己的权利有受到侵犯,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行使权利,当权利受到侵害时该如何维权?这是我们很多同学的困惑,今天我们就一起带着这样的疑问来学习。
【设计意图】承接上节课内容,呈现课前问卷调查数据,以学生的真实困惑和认识误区导入新课,采用问题导学方式,引起学生兴趣。
(二)新课学习 Part1:明界限
1.欣赏情景剧: 《我的权利我做主》1-4幕
第一幕:电话催款; 第二幕:电话再催款; 第三幕:大闹办公室; 第四幕:大闹法院……
(师生共编情景剧,学生课前自导自演情景剧,课堂分享体验)
2.小组交流讨论:
(1)两位老板的行为是否有错?是否违法?
(2)A老板作为受害者,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违法吗?
【设计意图】通过排演情景剧体验侵权、维权,探讨行使权利的界限,分小组讨论,充分交流观点。第一个问题承接八年级上册知识违法行为分类,温故知新;第二问探讨行使权利不能任性,不是无拘无束,明确行使权利的界限。
3.探究与分享
利用平板查阅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36-39、41、51条,我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有哪些限制性规定?从这些规定中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课前利用Wischool学创平台推送宪法原文给每个学生。学生利用平板查阅宪法原文,探讨、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逐步板书如下图:
5
【设计意图】宪法意识和宪法教育结合宪法原文教育更显严肃性和权威性,从而更好理解维权的边界,树立法律意识和边界意识。教师板书设计,呈现思维过程,帮助学生形象理解界限,同时帮助学生总结。
4.名言赏析
我可以挥动拳头,但是绝不能碰到另一个人的鼻子。 ——霍姆斯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 ——卢梭《社会契约论》 (学生交流发言) 【教师点拨】
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②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他人的利益; ③每个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都应到受到尊重和保护,而所有的权利行驶都需要合乎法律。
【设计意图】通过两句名言赏析,小组交流理解名言意思,重点理解“枷锁”,再次明确行使权利的界限,加深学生对界限的认识。落实中学生核心素养中“人文底蕴”、“人文积淀”、“人文情怀”。
Part2:守程序
(针对刚才的情景剧,小组继续交流讨论)
(3)如果你是A老板,你会选择哪种方式解决?请说明理由。
(小组记录员做好记录,选择小组认为的最佳方案展示,其他小组可以补充、质疑。)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根据情景剧,层层分析。从指出错误——明确界限——提出解决方案,做到知行合一。最佳方案中对比每种维权方式的优势和不足,交流讨论中生成知识,掌握维权技能。
Part3:再思考 5.你思我辨
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有同学认为,维护权利只要靠诉讼就可以解决所有纠纷。对此,你怎么看?
(结合上学期所学知识,自由思辨。)
【教师点拨】行权有边界,维权要合法。公民行使权利应按照法定程序,按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的权益。
【设计意图】通过维权再判断——“你思我辩”,让学生充分认识诉讼与非诉讼方式各自优势与不足,理解日常生活中协商和调解是常用、有效的方式,澄清学生在“诉讼”、“打官司”方式上的认识误区,更加准确把握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的意义和价值,突破本课难点。
6.欣赏情景剧《我的权利我做主》最后一幕:两人经过法院调解,消除误解,握手言和,继续友好合作。
教师现场采访A老板:为什么选择法院调解的方式? (学生观看最后一幕情景剧和现场采访)
【设计意图】再次对话情景剧,引发思考,通过对各种维权方式对比,让学生在交流、补充、质疑中把握维护权利的途径和方式,培养学生用合法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理解不同的维权方式各有特点,理性维权。选择合适、有效、理性的方式更有利于社会和谐。
7
7.教师推送并展示思维导图,根据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设计意图】教师课前利用Xmind制作思维导图,通过Wischool学创平台推送思维导图到学生平板,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知识,搭建知识框架,课后自己制作思维导图。
【教师总结升华】纠纷的解决,问题的处理,需要我们用理性、客观、公正的态度去面对。
多一份沟通,少一份误解;多一份理解,少一份争执;多一份守法,少一份违法;多一份尊法,少一份无理,让我们一起学法、尊法、守法,依法行使权利,依法维护权利。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具有感染力和总结性的语言总结升华主题,达到情感共鸣,结束本课。
(三)课堂巩固
1.游戏闯关
利用希沃白板超级分类功能,采用小组PK形式,检测学生掌握四种维权方式各自的特点。一个学生代表到讲台答题,通过Wischool学创平台同屏功能,其余学生用平板答题。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