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阅读思维拓展课,阅读教学
所属栏目:初中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阅读思维拓展课“打开—阅读教学中的一点尝试”新疆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阅读思维拓展课“打开—阅读教学中的一点尝试”新疆 - 克拉玛依
阅读思维拓展课“打开—阅读教学中的一点尝试”教学设计
这节课以培养独立思考的意识以及自主解读文本的习惯为目标,尝试打开学生的思路。
首先以《哈利波特》导入,引导孩子谈一谈自己心目中《哈利波特》是一部怎样的书,这部书最具吸引力的是什么。
学生从少年的成长、故事的传奇色彩、情节的吸引力、著作的魔幻色彩、主人公的个人魅力、友情等几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接着教师展示网络上搜集的这部作品的相关解读。多媒体展示《哈利波特》解读集锦:
1 哈利·波特的黑暗与光明
2 《哈里波特》与《圣经》—对哈利波特的文化渊源解读 3《哈利波特》系列中的爱情元素 4 解读哈利波特式的成长
5 哈利波特展示的一种青少年与家庭,师长,社会之间的微妙关系 6 对善良、正义、公平和人生真谛渴望的心灵 7 哈利波特思维模式的渊源 8 哈利波特是否名著 9 哈利波特中的道德 10 炽热而又深沉的母爱 11 哈利波特中人性的阴影 12《哈利·波特》的文化解读
13《哈利·波特》中的古代魔幻世界与巫术文化 14《哈利·波特》的反现代化的文化倾向
15《哈利·波特》批判了工业技术和科学发展对自然和人性的破坏 16《哈利·波特》表达的基督教“原罪救赎”的宗教文化信仰
17《哈利·波特》赞颂了历史长河中对邪恶力量勇于抗争的小人物的英雄主义 18从《哈利·波特》的全球传播与全球化的进程看国家政治的“高政治”隐喻及低政治”的神话叙事。
19解读《哈利·波特》现象(摘 要: 解析《哈利·波特》这一系列图书获得巨大成功的营销策略,产品延伸所带来的品牌增值和巨大收益。) 20哈里波特系列的封面故事 21哈利波特咒语大全及解读 22魔法课程 23魔杖介绍 24部门店铺 25神奇生物 26游戏活动 27教授 28学生 29巫师
就此教师及时总结:我们发现解读文学作品不仅可以从刚才我们所关注的内容、思想、情感等角度入手,我们可以放飞自己的思想,从作品的表现形式、文
化内涵着手,甚至可以用你感兴趣的其他学科来解读,比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我们可以就整部作品进行研究,也可以着眼于它的局部:环境、人物塑造甚至作品中出现的物品、细节。
接着要求学生自由阅读,全心投入,阅读方法不拘,将激发出自己灵感的部分勾画下来,做点记录。这里教师可以随机选文,让学生尝试自我解读,笔者选择了《读者》中林夕的文章《母亲的存折》。
——学生自由展示自己的个性解读,并将关键词板书。
当学生思路停滞时,我讲了有关林夕另一篇作品以激发学生灵感。(作品见附) ——学生对作品进行了如下解读: 1作品表现了亲情、母爱。 2家庭教育
3父母与孩子的沟通 4金钱观 5攀比之风
6时代变迁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 7时代变迁造成的三代人观念的不同 8传统的生活方式逐渐离我们远去 9传统文化沉淀
10中西方教育的差异 11中西文化差异
12经济大潮中真情的日渐苍白 13淳朴情感的流失
14青少年对于金钱本质认识的错位 15对记忆的珍藏
16什么才是值得珍惜的 17得与失 ……
最后教师作结:
鲁迅曾经这样谈论《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绛洞花主〉小引》)
我们还可以补充:美食家看到菜谱,诗人看到佳句,医学家看到秘传药方,历史学家看到真相……
语文就像伫立于苍茫原野上的一棵树,真正的阅读是不光能看到树,还能想象它的根向四方地底深处蔓延,看到枝叶向天空更深广处伸展,看到孕育它的土,它周围的草,远处的蒲公英,以及它头顶上的天空,还能想象出落叶时的它,发芽抽枝的它,这才是语文。
附:林夕关于语文教育的文章
那天中午,我正午睡,电话铃突然响了,是女儿。 “妈妈,《人生如下棋》是你写的吧?” “是啊,怎么了?”
“太好了!我们上午语文考试,阅读分析题就是你这篇文章,让我们分析作者的创作
手法,写出中心思想。我刚才和同学说起这事,他们让我问你标准答案,你肯定知道。”
“嗯——”我沉思着道,“这篇文章是好多年前写的,什么意思我都有点忘了。再说,作家写文章,是有感而发,并不是想好一个中心思想再写。”
女儿不甘心,又道:“妈妈,我这样答的,你看对不对?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有远见,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
我一听笑了:“你回答得挺好,把我当时没想到的都说出来了。”
几天后,女儿放学回家,一进门就冷个脸,我问她怎么了,她说那道阅读分析题她没得分,因为和标准答案不一样。她埋怨我说:“都怪你,我和同学打赌,说我的答案对,结果输了。”
我哭笑不得,安慰她说:“好文章是让人欣赏,给人启示,根本不应该有标准答案。你能独立思考,回答问题有高度,有意境,我给你满分好了!”
无独有偶,这件事后不久,一个周末,女儿在家做作业,又遇到同样情况。 “阅读《母亲的存折》,分析这段话:母亲拿出一个小绸布包,深深地看了一会儿,慢慢抬起头,缓缓地道。作者在这段话中,连续用了3个叠词:深深、慢慢、缓缓,作者是什么意图?”
这篇文章也是我写的,于是,女儿向我要标准答案。我认真地审了一遍题,有些感触地说:“我写这篇文章时,根本没想到要用3个叠词,我也是现在才发现自己用了3个叠词,我这样做是什么意图?我想,是为了强调母亲此时的情感状态吧!”
可惜,第二天,作业交上去,女儿只得了一半分,因为还有一个意图——为了增加形式上的美感,没有回答。
女儿半是沮丧半是疑惑地问:“妈妈,这些题的答案是谁定的,连你这个作者都答不上来?”
我想了想:“肯定是那些出题的语文专家定的。真搞不懂他们,把语文当数学考!其实语文教学和数学教学不一样,不一定非要一个标准答案。我是作者,我最清楚,很多文章都是有感而发,是一个非理性的过程,不能要求学生用绝对理性的心态去分析、寻找答案,那些答案也并不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一位名人曾说过: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要意思相近、与题相符就可以。”
女儿赞同地点点头:“妈妈,你这些话应该跟我们语文老师说,我本来很喜欢阅读和写作,可现在一上语文课就烦,什么中心思想、段落大纲、写作背景,好好的一篇文章,弄得支离破碎,一点美感都没有,还不如做数学题,可以不带感情、找到公式做就是了。”-
女儿的话,一语中的。以语文为基础的人文教育,旨在培养人的感性素质,而非理性素质,这是由以数学为基础的科学教育来完成的。人的感性素质和理性素质一样,需要经过培养、训练,有一定的发展过程。但是,由于我们长期应试教育的结果,学校只注重知识、智能——理性能力的开发,而忽视人文、艺术——感性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越来越像数学,僵化,教条,长此以往,学生的分数提高了,学校的升学率也提高了,但是我们的孩子却失去了感受世界、感受美的人文情怀,这样的代价未免太大了。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