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未选择的路
所属栏目:初中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初中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未选择的路》辽宁省级优课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初中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未选择的路-辽宁省省级优课
《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
大连弘文中学
苑萌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罗伯特•弗罗斯特及写作背景 2、能有感情的朗诵全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诗歌,读出本诗韵律优美、自如坚定的特点
2、能准确找出文中的意象并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其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积极表达出自己面对人生选择时的慎重态度 【课型与课时】
1.诗词赏析课 2.一课时 【预习要求】
1. 查阅搜集弗罗斯特的资料,对作者有所了解。 2. 练习朗读,读准字音。 【课文简析】
《未选择的路》是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创作的文学作品。这首深邃的哲理诗展现了现实生话中人们处在十字路口时难以抉择的心情。诗歌分为四节,每节的第一、三、四行,第二、五行分别押韵,自如的节奏中透着坚定又渗出丝丝遗憾。整首诗韵律优美,读起来传递着优雅的音乐感。
第一节写诗人站在林间交叉路口,久久踌躇,他对两条路都很向往,但不能同时都走,必须选择一条;而一旦选定了一条,就没有回头的机会了。透露出丝丝无奈与无助。所以诗人望着那一条消失在丛林深处的小路,陷入了深思。在这沉思的过程中,他心里也许已经作出了决定。
第二节,诗人选择了其中的一条路,这条路是“芳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却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诗人选择的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而不是像大多数人一样,选择那种留下很多旅人足迹的路。诗人也许知道,足迹多的路是平淡的,没有挑战性的。
第三节,诗人踏上了自己选择的小路,开始了艰难的跋涉。可这时候诗人心中对于另一条路也是非常留恋的,他知道只能选择一条路,却舍不下另一条路,因为他虽然作出了选择,但心中仍有踌躇,万一这一次的选择是一个错误,将“难以再回返”了。这里诗人写出了常人都有的一种心理。
最后一节,诗人遥想将来对往事的回顾:在一个小树林中,选择了其中一条路,从此决定了自己一一生的路。这里,诗人并没有沿着第三节的诗意写下去,没有告诉读者他选择的那条路结果怎样,而是写未选择的路,留下想象的空间,让读者自己去体会,这样写更接近生活的原本状态,更能打动读者的心。
《未选择的路》利用象征手法,借自然界的路表达对人生之路的思考,内涵深刻,引人深思,耐人寻味。 【教学创意】
进入初中以来,学生第一次接触外国诗歌,会感觉很新鲜,容易产生学习兴
2
趣,应调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背诵作品,理解作品大意,初步赏析艺术手法,激发他们对外国诗歌的热情,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所以本课我的教学设计以指导学生朗读为主,在反复朗读中,引导学生感知诗歌大意,并进一步对诗的情境有所体会,对诗的思想情感内容有所感悟。
对于诗歌的中“路”的深层含义,要提供一点背景常识作为感悟的基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注重“知人论世”的教学法,在恰当的时机给学生讲作品相关的背景知识,旨在引导学生理解、赏析诗歌中的深层含义,并谈出对个人生活的指导意义。
总之,学习外国诗歌是中学生提高文化素养、拓宽阅读视野的必由之路,在诗歌教学上我还要不断探索。
【教学过程】
一、 [活动1]课前导入:( 2 分钟)
端午节刚刚过去,浓重的节日味道还未散去,屈原的诗句犹言在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走的是积极求进的探索之路;古往今来,关于路的描写还有很多。晏殊“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走的是望眼欲穿的相思之路;鲁迅“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走的是开拓进取的希望之路。今天,让我们走进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 【设计意图】
利用拓展阅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二、 [活动2] 初读课文:( 8 分钟)
(一)韵律之美
1.名家范读、学生个读——读准字音(配乐) 2.学生齐读、小组竞读——读出韵律(配乐)
齐读,要求声音洪亮,吐字清晰。
小组分声部读,要求坚持自己的声音,字音准确、韵律优美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初步感知诗歌大意,以读促学,以读促教 三、 [活动3] 体味语言:( 5 分钟) (二)语言之美
优美的韵律离不开语言的雕琢,请大家以“我从______中感受到_______”为形式给大家展示你对语言的感悟,可以是一个词语、一句诗、也可以是一节诗或全诗,可以写心情、动作、画面、声音、情景、色彩或情感等。如:我从 “伫立”中感受到诗人久久踌躇、无法选择的心态。
具体要求:1.默读
2.书上批注
3.分享感悟时要声情并茂的朗读
通过大家分享的感悟,老师的眼前已经出现了那片黄色的树林,林间两条小路,各有千秋,诗人此时难以抉择。 【设计意图】
再读诗歌,感受诗中的语言之美 四、[活动4] 品析意象:( 5 分钟) (三)意象之美
那老师眼前所呈现的这两条林间小路在文中其实是怎样的路呢?诗中寄寓情感的物象即意象,诗中还借助哪些意象表达了他对人生之路的探索?
3
诗人用路、荒草、落叶、足迹等构筑了一个庞大的意象群,为我们勾勒出一条充满未知与探索的人生之路,他选择的这条路更决定了他一生的道路。 【设计意图】
了解诗歌运用意象来寄寓情感这一手法,品悟意象内涵之美 五、[活动5]感悟哲理:( 18 分钟) (一)哲理之美
这条路如此重要,然而作品的题目却是《未选择的路》,大家思考是不是应该换成《已选择的路》?首先我们先思考诗人对已选择的路抱有怎样的情感?对未选择的路又抱有怎样的情感?由此我们看到已选择的和未选择的路都吸引着诗人,让他难以割舍,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其实这首诗歌背后作者也经历同样的情况。
(插入作者及背景介绍,引用耶鲁大学现代诗歌讲授课 http://m.open.163.com/movie?plid=M6GJ5FINB&rid=M6GJ62HOA&s=163&w=1&f=qq)
《未选择的路》首次发表在1915年8月的《大西洋月刊》上。诗的内容与诗人的经历有关:弗罗斯特读高中时就开始写诗,17岁发表了处女作。以后一直坚持写诗,但很少能发表,20年中仅在小刊物上发表了6篇。看到许多美国作家赴欧洲进行创作和发展并取得成功,是继续留在家乡(新英格兰)当一名农民,还是远赴英国追逐梦想,他面临着两种选择。
师:弗罗斯特做出了怎样的选择呢?世上多了一位诗人,少了一个农民,然而诗歌方面的成功并没有使弗罗斯特忘却对家乡美景的眷恋,他的诗往往以描写新英格兰的自然景色或风俗人情开始,渐渐进入哲理的境界,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他曾四次获得普利策奖,(大家知道什么是普利策奖吗?介绍普利策诗歌奖,明晰诗人地位)晚年是美国的一个非官方的桂冠诗人,曾应邀在美国总统约翰·F·肯尼迪总统的就职仪式上朗诵诗歌《彻底的礼物》,举世瞩目。
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大家再思考,可不可以把《未选择的路》换成《已选择的路》?诗人要借助未选择的路来表达什么呢?小组讨论
作者正是用《未选择的路》这一题目让我们看到人生路口选择的艰难,刻画出一个普通人面对人生抉择时的犹豫、徘徊,哪条路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选择本身,作者选择了诗歌,虽然有对家乡的不舍,但也坚定的勇敢前行。 【设计意图】
了解作者罗伯特•弗罗斯特及写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内容,为感悟诗歌情感做基础,通过进行朗读指导,在读中深入理解作者情感,体会诗歌的哲理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有思想有担当的人,慎重面对人生的选择,选择你喜欢的,也喜欢你所选择的。 六、[活动6] 课堂教学小结( 1 分钟)
正因为选择的路承载着未选择的遗憾与留恋,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下的选择,坚定的走下去。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既然选择了远方,那我们便只顾风雨兼程! 七、[活动7] 布置作业( 1 分钟) 必做
1、完成《语文能力培养》相应部分 2、田字格一页 选做
4
1、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鲁迅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请根据你的积累,另写出两条关于“路”的名言警句。 【设计意图】
巩固基础;进一步加深对人生之路的理解,提升文学素养
【板书设计】
未选择的路
罗伯特•弗罗斯特 读 品 一、读准字音 一、节奏之美
二、读出节奏 二、语言之美 三、读懂内容 三、意象之美
四、读好情感 四、哲理之美 【教学反思】
今天上了一节《未选择的路》的诗歌赏析课,在教研员和同伴们的指导和建议后,反思如下: 优点:
1.教学目标设计合理有可执行性
2.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 3.朗读教学使课堂语文味充足 缺点:
一、朗读指导不足
新教材对朗读的标准有明确的要求,要求准确把握重音和停连,诵读时要依据情感的需要进行重读、停顿和延续,以求学生的朗读体现声韵美。我在课堂上尽管通过听名家范读,模仿名家范读,使学生能大体模仿诵读,但对整体的诵读方法缺乏理性的指导,导致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二、学情分析有失精准
对初一学生的学情分析不够准确。比如在诗词的教学上,以为“意象”概念通过平时教学的不断渗透,学生肯定能准确找出,其实学生还是模糊的,所以在诗词内容的深入理解上,学生还是遇到了阻碍,他能够理解“路”的深意,但让学生寻找诗中还借助哪些意象表达了他对人生之路的探索?学生很茫然。以后要对初一的学情做好全面预测,概念要明确。
三、学生发言给予尊重
在名家范读之后,原本设计的问题是个别同学朗读展示,然后齐读,当一个同学配乐展示后,我看到其他很多同学也跃跃欲试,但顾虑到教学流程,我还是进行了齐读环节,没有给更多同学展示的机会,没有充分尊重孩子表现的欲望。另外,在学生发言的评价中,即使学生的答案和我预估的答案发生偏差,也要尊重学生的想法,让他谈谈他这样想的原因,保护孩子发言的积极性。
总之,在这次教学中,我看到了自己课堂上的优点,也深刻认识到自己课堂上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也给学生一个
5
高效的课堂。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