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身边的设计,神奇的笔筒
所属栏目:综合实践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身边的设计-神奇的笔筒》北京市 - 海淀区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教科书版本及章节 《技术与设计》 第二章
相关领域
设计制作
第二部分: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学习主题
身边的设计 1.单元内容分析
本课所属校本课程《技术与设计》第二单元,本单元共分为四课,知识脉络清晰,从内容上共分为两大板块,第一板块:“创意茶包”、“百变衣架”;旨在引导学生从生活问题入手,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改进茶包和衣架,将学生的生活和课堂紧密联系。而第二板
块:“神奇的笔筒”、“智能存钱罐”则注重借助3D建模软件,设计并制作有创意的数字作品。
本单元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制作获得成功的体验,积累进行课题研究的经验,发展学生的探究、创造和实践技能。形成并逐步提升对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具有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2.学习者分析
我校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近几年已经形成一系列特色课程,包括:木结构制作、机器人、航模、
3D打印、DI创新思维等,
并于2017年参与人教社《STEM跨学科教学》
课题。这些课程的设置,分别从不同的维度为本课提供了背景
支持。
3.单元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初步掌握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技能;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并制作有一定创意的数字作品。
过程与方法:利用已有知识和技能,提高责任担当及创意物化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围绕日常生活开展服务活动,能处理生活中的基本事务,初步养成自理能力、自立精神、热爱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增强动手操作、技术应用和物化能力。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用科学方法开展研究,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单元整体教学思路(可附教学结构图)
第三部分: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神奇的笔筒》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给我了很大启发,通过我的引导,使让学生经历(1)获得新信息;(2)转换信息,使其适合于新的任务;(3)评价、检查加工处理信息完整过程,达成笔筒的设计制作。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设计制作是指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工艺(包括信息技术)进行设计动手操作,将自己的创意、方案付诸现实,转化为物品或作品的过程。通过引导学生利用3D建模软件中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亲历多功能笔筒的设计过程,从而提高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创新的意识。
身边
的设
计单元 神奇的笔筒 百变衣架
创意茶包
智能存钱罐
手工制作
3D建模辅助设计
创新 思维 实践 能力
80.51%
13.56%
5.93%
知道使用移动、抽壳、旋转、复制工具
2.内容分析
本课是第二单元的第三课,从前两课的学习中,学生的创意设计主要通过手工制作来实现,而从本课开始,学生的设计过程逐渐过渡到由123D建模软件的辅助来完成,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借助简单的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便利。
本课教学活动安排很丰富,鉴于课堂时间有限,并且3D打印时间较长,因此将最后一个活动:成品打印环节调整到课后来完成。
这样的设计思路符合当下综合实践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责任担当、创意物化部分内容,着重体现学生问题解决与技术应用的过程。
3.学习者分析
着眼于本课的教学活动安排,我对任教的五年级160多名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进行了学情前测。以下是前测题:
1你认为笔筒除了能装各种笔类,还可以放置哪些物品? 2你能用哪些工具完成右图的3D模型搭建? 前测数据表明:
(1)学生普遍认为笔筒不仅可以放笔,还可以放置剪刀、曲别针、U盘等杂物。 (2)80.5%学生选择使用移动、抽壳、复制、旋转等工具可以完成建模;13.5% 学生只选择复制、粘贴工具,仅5.9%的同学知道阵列和组合工具可以更简便的完成建
模。
经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具备用在123D建模软件中使用简单工具进行建模的能力,也可以将清晰的将设计思路用草图的方法进行呈现。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侧重笔
筒的功能需求的解决,鼓励学生创造性的使用建模工具,完成笔筒3D模型的搭建。
4.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3D建模软件中的常用工具,更好的完成笔筒模型的搭建。 过程与方法:根据本组需求,对笔筒进行设计、建模。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养成自理能力、自立精神、热爱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并制作有一定创意的多功能笔筒作品。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3D建模软件中的常用工具,完成多功能笔筒的3D建模。
5.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含板书设计)
教学流程图: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阶段目标
教学过程
(一)创情激趣 1、谈话导入:
(出示一同学家中的桌面照片,物品摆放非常凌乱) 师:看到这样的桌面,大家有什么感觉? 生:特别凌乱,需要好好整理。
师:没错,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文具进行分类整理和归纳,笔筒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整理工具。今天我们就借助3D打印技术来设计制作一个。
2、板书:神奇的笔筒
设计意图 : 以学生的真实情景作为本课教学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意识到改变笔筒的造型,可以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多便利,从而聚焦本课中心问题,把学生带入到研究活动中来。
(二)启发探究 1、方案构思
1)出示各种各样的笔筒:
交流汇报,再历实践
深入探究,突破难点
模型制作
启发探究 合作实践 方案构思
开阔思路,尝试设计
创情激趣 需求调查 草图绘制
拓展延伸 展示交流 打印成品
聚焦话题,引发思考
2)教师引导:
①笔筒的造型与它的功能有什么联系?
②如果你是设计师,还可以让笔筒具备哪些功能?
3)学生讨论:
笔筒的形状可以有很多种,有圆形、方形、多边形……根据收纳物品的不同, 大小也会不一样。
除了收纳笔类之外,笔筒还可以: ①收纳小件工具,如剪刀、刀子、等; ②放便利贴纸、硬币、药品; ③放置手机及充电器; ④可以种植多肉植物……
4)教师板书:造型 功能
2、草图绘制 1)出示要求:
①各小组根据需要设计一个多功能笔筒; ②注意造型与功能相结合,; ③将设计草图绘制到实践报告中;
2)学生展示,教师对各组设计草图进行评价:
①功能与尺寸之间的关系,如:笔的高度在14CM左右,笔筒的深度不能低于5CM,不然会影响其拿取及支撑。
②安装摄像头让父母监督我们的学习:科技确实可以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但老师希望大家能够养成自觉自律的好习惯。
③建模的搭建要考虑实体打印的效果,可适当简化我们的设计,如:图中小兔子的脖子过于纤细,容易折断,可适当加粗并降低高度,这样更便于在软件中完成3D建模。
③各小组取回设计草图进行修改、完善。
设计意图 :“设计”不是单纯的拟定方案、绘制图纸的过程,而是基于一定设想进行的创造性活动。通过研究讨论,学生明确了笔筒设计的基本要求,并围绕造型、功
能等要素进行创造性活动,拟定具有自己特点的设计方案。在展示交流及教师评价后又可以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改进自己的设计思路,不断修改及完善设计。 (三)合作实践 模型制作
1、提炼方法:很多小组都创造性的完成了笔筒的草图设计,依据图纸在3D软件中进行建模,需要用到哪些工具呢?
生:移动、放样、抽壳、复制、旋转......
2、讲解3D建模软件中工具的使用:
1)我们已经掌握了移动、旋转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有同学设计了五边形的花朵状笔筒(见下图),在制作时除了使用复制、移动工具,还有没有更快速的方法进行建模?
2)教师讲解:阵列、群组工具的使用。(教师示范操作)
阵列工具
组合工具
运用这些工具,可以帮我们更快速地完成模型的制作。 3)设计制作
提示制作要求:以小组合作形式,用3D软件进行建模。
设计意图 :通过回顾已有建模工具的使用,教师针对学生在操作中的问题,将设计与技术相的结合,更好的电脑中完成虚拟3D模型的搭建,为后面实体打印做准备。
(四)拓展延伸 1、 展示交流
教师收集各小组的设计模型进行展示,小组代表对本组设计进行汇报。
教师总结,结束本课。 2、打印成品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