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辽、西夏,北宋的并立
所属栏目:初中历史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部编版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天津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部编版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天津市省级优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设计 杨村七中 郭洁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辽、宋、西夏是三个并立的政权;
了解耶律阿保机、赵匡胤和元昊三位杰出的政治家的主要功绩; 了解宋、辽、西夏和议及影响。
2、过程与方法
设计辽和西夏宋建立简表,学习采用表格方式表述历史知识的方法;比较辽和西夏两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与北宋的关系以及汉化过程,培养归纳和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辽和西夏这两个少数民族与宋有战有和,和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知道辽、宋、西夏是三个并立的政权;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2、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辽和西夏、北宋的关系; 中华民族大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教学过程: 导入:
欣赏毛主席创作了《沁园春.雪》,提问里面说到的“宋祖”指的是历史上的哪位人物?教师指出宋太祖赵匡胤于960年发动陈桥兵变建立的北宋定都在东京,河南开封。北宋建立后,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但并没有完全统一全国。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同北宋并立的还有哪些少数民族政权?这些少数民族的生活情况如何?他们与北宋的关系又如何呢?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
新课分为三个环节进行讲解: 探究一、乱世出英雄(政治篇)
1. 播放辽和西夏的视频介绍,学生通过视频及书中内容完成表格归纳,包括辽、西夏、北宋的建立时间、建立民族、建立者和都城。
2.展示契丹文字、契丹货币、契丹鸡冠壶及辽大明塔图片,教师做补充说明。找出耶律阿保机治国措施。
3.展示西夏文字及货币图片:教师补充说明后让同学们思考“契丹、西夏货币”和“契丹、西夏文字”说明了什么?让学生了解他们都是学习了汉族先进的文化,从而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让学生找出元昊治国措施。
4.展示归纳,并让学生对辽、西夏、北宋的建立有了整体的认识。 探究二 化干戈为玉帛(交往篇)
1.辽与北宋的和战 展示1111年辽、西夏、北宋的并立形式图,同学们找辽和北宋。教师指出作为邻国,两国关系时好时坏,也经常兵戎相见。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课本P35页,总结在不同历史时期辽和北宋的关系。补充说明燕云十六州历史。让学生理解幽云十六州的军事地理位置的重要,得到这里契丹可以直接南下进入中原地区,对后来建立的北宋构成严重的威胁。
播放学生澶州之战视频,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战争报告。通过提问“从澶州之战 宋军打退辽军到澶渊之盟的签订,为什么北宋打了胜仗还要签订盟约呢?”让学生理解澶渊之盟是辽与北宋在双方力量相对均衡的条件下互相妥协的产物。
小组讨论:如何评价“澶渊之盟”?(通过学生讨论,老师点拨及补充材料,突破本课难点)
2.西夏与北宋的和战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36页第一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元昊称帝以后,西夏与北宋关系怎样?2.后来西夏为什么与北宋议和?3.订立宋夏和约内容是什么?4.宋夏和议有什么作用?
3.学生讨论: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对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有什么影响? 教师提示:对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使北宋与辽、西夏之间保持着和平稳定的局面。这种局面对社会经济、对民众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学生总结:对社会经济而言: 避免了战争给社会生产力带来的破坏,促进了我国边远地区的贸易与开发,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对于民众生活而言: 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北宋民众的赋税负担,另一方面,使民众生活环境相对安定,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辽、西夏与北宋并立的历史,他们之间有战有和,在这里我们要注意他们之间的战,是中华民族内部的矛盾,只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兄弟之争。最后还是以和为主。在战与和的碰撞中,各民族不断融合,共同发展,一起缔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
探究三:同心共筑中国梦(升华篇)
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学生谈感受:维护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教师寄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家的名字叫中国。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板书设计: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一、辽、西夏、北宋 二、澶渊之盟 二、宋夏和战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