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vip会员 | 优质课网_收录全国及各省市最新优质课视频,说课视频,名师课例实录,高效课堂教学视频,观摩展示公开示范课视频,教学大赛视频!

在线播放: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单元第6课《热是怎样传递的》北京市 - 海淀区

联系本站客服加+微信号15139388181 或QQ:983228566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视频简介: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单元第6课《热是怎样传递的》北京市 - 海淀区

视频标签:热是怎样传递的

所属栏目:小学科学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单元第6课《热是怎样传递的》北京市 - 海淀区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单元第6课《热是怎样传递的》北京市 - 海淀区

科学课标: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人们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以证据为基础,运用各种信息分析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公开研究结果,接受质疑,不断更新和深入,是科学探究的主要特点。 
    小学科学核心素养—科学探究与交流中—科学解释这一要点,指的是指导学生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并且能够比较灵活的将所学知识和方法迁移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建构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主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认为学习是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和交流,从而对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2.教学背景分析 
 
(一)学习内容分析 1.课标要求 
           
物质世界具有能量,机械能、声、光、电、热、磁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热是怎样传递的》隶属于能量的表现形式——热能部分。 
 
具体指向的条目是: 
6.3热可以改变物质的状态,以不同方式传递,热是人们常用的一种能量表现形式。 
            
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通过对“热可以在物体内和物体间传递,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的探索,要达成能够“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热传递的现象,知道热通常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的目标。 
 2. 教材体系 热 年级 单元 主要内容 三年级 《温度与水的变化》 观察探究热引起的物态变化(突变) 五年级 《热》 观察探究热引起的物质在体积方面的变化
(渐变)和热的传递方式 
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学生初识“热量”,认识到热量多——温度高,热量少——温度低,且热量是会传递的;通过探索水的三态变化了解热传递过程中伴随的物体状态的改变。 
五下《热》单元,基于学生在三年级的知识,继续探讨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了解热传递过程中伴随的物体体积的变化;进一步探讨了热在固体物质上传递的规律。 
    中年级段                  高年级段 认识热传递现象             探索热传递规律  
    中年级段以探索热传递的现象为主,高年级段的学习任务主要是探究热传递的规律。从感知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得到或失去热量所伴随的变化,到探究热传递的规律,从现象到本质体现学生的学习进阶。从而建立热在系统内的传递具有方向性的认识。为今后认识更多的能量及其相互之间的转化做铺垫。    
 
                    
             
                    
                             
能量  年级 单元 主要内容 三下 《磁铁》  
     分别探讨能量的各种不同表现形式:声、光、电、热、磁。 四上 《声音》 
四下 《电》 
五上 《光 》 
五下 《热》 六上 《能量》 能量之间互相转化  
通过三上《磁铁》、四上《声音》、四下《电》、五上《光》几个单元对不同形式的能量的探究,在六上《能量》单元,探索不同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从而构建起能量是不会凭空消失或产生的,在系统中能量是守恒的认识。 
    3. 单元结构  
教学主题 具体内容 1.热起来了 了解获得热的途径;感知热传递  2.给冷水加热 开始关注热量变化对物体的影响  3.液体的热胀冷缩  
探索热传递对物体的影响——热胀冷缩现象 4.空气的热胀冷缩 
5.金属热胀冷缩吗 
6.热是怎样传递的 探索热传递的规律  7.传热比赛 影响热传递速度的因素  8.做个保温杯 生活中的应用   
    本课是《热》单元中的第六课。     第1课:感知热传递的现象。 
    第2——5课:分别探讨了液体、气体和固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即探讨了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液、固、气)得到热量所伴随的体积的变化。     第6课:探讨热传递的规律。     第7、8课:影响热传递的因素。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从热传递的现象、规律、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对热传递进行深入探讨,从而对热构建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认识。 
    本课是单元第六课,在探索了热传递现象的基础上,去探索热传递的规律,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且在本课探讨了热传递规律,认识到热传递的普遍性后,在去进行传热比赛,起到了启后的作用。  
4.教材中教学内容 教科书上的安排 
    (1)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 
    用手感觉热传递:设计直观实验,观察金属条中的热传递。     通过观察,发现热在金属条中的线型传递过程。     (2)热在金属片上的传递 
 
                    
             
                    
                             
    通过观察蜡融化的情况,发现热传递是一个从热源中心向四周各个方向逐渐扩散的过程。 
    通过这两个活动,对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产生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5.本课教学活动 
本课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一)感受热的传递现象 生活中的情景导入,发现生活中的热传递现象——将研究话题聚焦到热的传递。 
 
(二)探索热在固体物质上的传递过程 1、“热在铜棒上的传递”,引导学生设计“热在铜棒上是怎样传递的”实验,借助蜡环、温度计、感温变色材料等,将原本不能直接观察到的的热传递现象“可视化”,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发现热在铜棒上的线型传递。为建构科学概念,提供认知基础。 
 2、“热在金属盘上的传递”,通过观察蜡在金属盘上融化的过程,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发现热在面上的传递过程。为建构科学概念进一步积累实施依据。 
 3、“热在铜球上的传递”,教师演示实验——加热涂有感温材料的铜球,观察颜色变化过程,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发现热立体的物体上的传递过程。为建构科学概念提供更为丰富的证据。 
 
(三)归纳、概括热传递的规律 
    比较前面几个实验现象,发现相同规律,利用求同归纳的科学思维方法,进行概括,发现热在物体上传递的规律,形成科学的解释。  
    (四)联结生活中的现象 
    思考生活中与热传递相关的现象,将所学知识迁移应用到生活中去。 6.哲学视角分析          
《热是怎样传递的》是“系统与相互作用”主题中的一部分,本课学习指向
 
 
                    
             
                    
                             
“能量在系统中朝着均匀分布的方向传递”这一核心概念。  
五、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对学生进行前测和谈话了解到:     实验技能方面:     学生在三、四年级已经学习过使用酒精灯、铁架台和三脚架等材料进行实验,他们已经掌握本课将用到的实验材料的使用方法。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尝试使用“放大”的实验方法,利用一些材料使微小的实验现象变得明显,从而更好的观察实验现象。这种将问题转化的思考方式,也是进行本课学习的基础。 
知识储备方面: 在学生已有经验中,他们已经知道热在物体上会进行传递,并且意识到了热在物体上是从温度高的部分向温度低的部分传递,但是因为在生活中无法看到热传递的现象,所以学生对于热传递方向的理解和表述上,存在问题。 
能想到冰、雪、蜡、巧克力等遇热会融化,温度计遇热液柱或数字会变化吗,这些物遇热发生的变化是可以被直观观察到的。 
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知道热可以在物体内和物体间传递,通常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 
  1、设计实验观察热在铜棒和金属盘上传递的过程和方向。   2、运用文字或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热传递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保持探究热现象的兴趣。 
  2、体验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究获得的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 
    陈述热可以在物体内和物体间传递,通常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 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观察热在铜棒和金属盘上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酒精灯、铜球、电烙铁、铁架台、ipad 
学生实验:铁架台、铜棒、火柴、酒精灯、蜡环、高温热电偶温度计、涂油热敏材料的铜棒 
          蜡盘、酒精灯、三脚架、涂有热敏材料的铜球、废物盒           实验记录单  
 
                    
             
                    
                             
 
4.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流程图             
      
(一)集中话题 
1.谈话:你见过家里的炒菜锅吗?为什么锅把儿上要包一层塑料材料?(会变热)   
2.提问:锅把儿上的热是从哪儿来的?(火)  
提问:锅与火焰直接接触的地方温度怎么样?(温度高)       提问:锅把儿的温度怎么样?(温度低)     3.提问:热在锅上是怎么传递的?  
            热的传递过程是你用眼睛看到的吗?     4.揭示学习内容:这节课咱们一起想办法来亲眼看一看热在物体上是怎么传递的。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导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兴趣。把热的传递与温度建立联系,产生热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的猜想,将研究话题聚焦到热的传递。  
(二)实验探究 
    1.热在“线”上的传递 
(1)提问:如果给铜棒的一端加热,热在铜棒上怎么传递,根据之前的猜想进行预测? 
我们能借助什么材料让我们看到热在铜棒上的传递过程(思考)   
    (2)提问:你打算怎么做?观察什么现象? 
    (3)提问: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什么材料?怎么做?  
 
                    
             
                    
                             
(预设1:学生可能想到使用蜡、水、冰、巧克力、火柴、温度计、生肉等方法。 
     预设2:若学生想到使用火柴或纸,看哪个位置先燃烧起来。则:因为这种方法需要达到燃点,并且处于安全考虑,虽然方法很好但我们今天在课上就不尝试了。) 
(4)小组选择课上最想要使用的一种材料,开展实验。 (5)提醒:酒精灯使用规范 
实验开始后不动实验材料 
(6)组织汇报:要求先描述现象,再解释原因。 
问题提示:你对热在铜棒上传递过程、方向的预测是什么? 
你用什么材料进行的实验? 实验中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这个现象说明什么? 
与你们之前预测的一样吗? 
(预设1:离酒精灯最近的蜡环第一个融化、掉落,随着与酒精灯的距离变远,蜡环依次顺序融化掉落。说明热在铜棒上是从温度高的部分向温度低的部分传递的。 
预设2:离酒精灯最近的部分颜色先发生变化,随着与酒精灯的距离变远的顺序依次变色。说明热在铜棒上是从温度高的部分向温度低的部分传递的。 
预设3:离酒精灯最近的温度计先升温,升至一定温度后第二个温度计也开始升温。说明热在铜棒上是从温度高的部分向温度低的部分传递的。)      
设计意图:基于现象进行分析,求同归纳发现热的线型传递的规律。为建构概念,提供认知基础。  
2.热在“面”上的传递 
(1)提问:热在金属盘上是怎样传递的呢?进行预测。 
(2)提问:老师的金属盘面儿上有什么特别之处?(有一层蜡)    (3)利用蜡盘进行实验,观察现象,与预测进行比较,填写记录单。 (4)提醒: 
用三脚架来进行实验,结束时先将酒精灯从三脚架下取出,再熄灭,注意安全。(学生实验) 
   (预设:从中心开始,向四面八方的箭头,一圈一圈的同心圆。)     (5)组织交流 
问题提示:你对热在金属盘上传递过程、方向的预测是什么? 
实验中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这个现象说明什么? 
与你们之前预测的一样吗?  
(预设:学生汇报时,用手势表述出热在金属盘上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并且是一圈一圈向四周扩散。)    
设计意图:基于现象进行分析,发现热在面上传递的过程。为建构概念,进一步累积事实依据。  
 
 
                    
             
                    
                             
    3.热在“体”上的传递 
(1)谈话:这有一个铜球,热在这上面又是怎么传递的?(进行预测)            咱们可以怎么进行实验? 
  (预设:图上一层蜡,包上一圈一圈的蜡,图上变温材料)     (2)教师演示:给铜球加热     (3)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 
               热在铜球上是怎样传递的?  
    设计意图:基于现象进行分析,发现热在立体物质上的传递过程。为建构概念,提供更为丰富的证据。   
(三)形成解释 
    1.提问:根据之前我们所做的实验,对比热在这些物体上的传递过程,你发现热在一个物体内的传递有什么相同点?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实验结论,对具象材料进行抽象概括,对现象形成科学解释,归纳热在同一物体上的传递规律。  
    2.提问:在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了吗?怎么传递的? 
3.总结:当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接触时,热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在同一个物体内热会从温度较高的部分向温度较低的部分传递热,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做热传导。 
4.解释: 热在锅上是怎么传递的? 
    设计意图:对收集到的实证进行综合概括,建构热传导的科学概念,对热传导的概念形成科学解释。 (四)拓展迁移 
提问: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与热传递的现象?       你能用学到的知识给我们解释一下吗? 
    设计意图:关联生活中类似的现象,利用演绎的思维方法加以解释,将所学知识和方法迁移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板书设计:              
 
                    
             
                    
                             
 
5.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评价内容 
    热传递规律  
2.评价形式:     问卷调查法  
3.评价标准 
层次1:学生能陈述“热在物体间、同一物体内的传递过程”,并能在实例中正确分析热传导过程。 
层次2:学生陈述“热在物体间、同一物体内的传递过程” ,但是无法在实例中正确分析热传导过程。 
层次3:学生无法陈述“热在物体间、同一物体内的传递过程” 。  
 
  
6. 教学特色说明 
 
1、为建构抽象的概念,准备有结构的材料。  
2、关注学生思维发展,经历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对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科学探究—科学解释”的培养贯穿课堂始终。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 -----更多视频请在本页面顶部搜索栏输入“热是怎样传递的”其中的单个词或词组,搜索以字数为3-6之间的关键词为宜,切记!注意不要输入“科目或年级等文字”。本视频标题为“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单元第6课《热是怎样传递的》北京市 - 海淀区”,所属分类为“小学科学优质课视频”,如果喜欢或者认为本视频“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单元第6课《热是怎样传递的》北京市 - 海淀区”很给力,您可以一键点击视频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钮,以分享给更多的人观看。优质课网 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有问题请【点此联系客服QQ:983228566】 -----

优质课说课大赛视频
关闭
15139388181 微信:15139388181
QQ:98322856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优质课网_手机微信
加入vip会员
如何观看本站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