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第十四届全国
所属栏目:小学科学说课视频
视频课题:《太阳系大家族》_研讨课(辽宁省王岩)(附课件+教学设计)第十四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太阳系大家族》_研讨课(辽宁省王岩)(附课件+教学设计)第十四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展示课例
第十四届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探索宇宙第二课
《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城内小学
王岩
学校 |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城内小学 | 设计者 | 王岩 |
版本 | 苏教版 | 课题 | 《太阳系大家族》 |
学时 | 第一课时 | 年级 | 六年级 |
教材分析 |
本节地位: 探索宇宙作为小学阶段关于地球与宇宙的最后一个单元,在引导学生对于未知事物的探究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 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太阳系的组成和八大行星的特点及其运行规律。 |
||
学情分析 |
本课在学生已经认识了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及其相互关系后,再去深入地了解太阳系。他们已具备了通过上网进行自主学习来获得相关信息的能力,对学习科学兴趣浓厚,但对太阳系知识了解较少,缺乏整合,需要有目标地进行前置性的预习。 |
||
教学目标 |
科学概念: 了解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和八大行星特点及其运行规律。 过程方法: 在收集资料、观看微课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绘制出太阳系的组成;在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的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建构太阳系的模型。 情感目标: 1.能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中,体会到与他人相互合作、交流的乐趣。 2.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态度并逐步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能力。 |
||
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 知道组成太阳系的主要天体。 【难点】 根据八大行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及各行星相对直径数据表建构太阳系模型。 |
||
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分析 |
【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1.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活动和操作中认识太阳系。 2.课堂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引导他们操作、观察、归纳、总结。 3.老师及时启发、点拨、评价。 【技术手段】 利用PPT、交互式电子白板、微课、ipad等信息技术,有利于学生全面认识太阳系,直观清楚,提高积极性,有助于科学概念的形成。 |
教学过程分析 | ||||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信息技术整合分析 |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
1.你知道自己现在在哪吗?(教室、城内小学)你能不能用稍大一点的地点来说说自己在哪啊?再大一点呢?(金州→辽宁→中国→地球→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 2.我们已经认识了太阳、地球、月球这三种天体,你能表示出它们的大概位置吗? |
用白板拖动功能拖动图片。 |
此环节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对太阳系的前概念,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利用白板的拖动功能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完成对前概念的建构,是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整合的优势。 |
合作交流 探索新知 |
1.回顾课前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堂堂网、太阳系资料馆、微课《太阳系》、任务单。 2.小组成员交流任务单的问题。 3.借助希沃授课助手软件将答案上传到白板上,让学生进行汇报。 4.小组用思维导图软件绘制出太阳系的组成,上传到白板上进行介绍。 |
1.小组内交流任务单。 2.答案上传,找人汇报。 3.绘制思维导图软件。 |
我设计了一个微课,把抽象的文字变为活动的画面,使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具体化、形象化这些资源带给学生多重感官刺激,从直观的角度让学生感受新知。 |
【整合点1】 用微视频和思维导图软件解决太阳系组成 。 利用微课《太阳系》,化抽象为直观,变静态为动态,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抽象枯燥的科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 |
巩固新知 尝试应用 |
同学们,我们了解太阳系的基本情况,接下来,我们要深入的了解一下太阳系中的主要成员----八大行星。关于八大行星你们想了解些什么呢?(大小一样吗?与太阳的距离?运行模式?)(板书上:大小,位置)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它们位置和大小。 (一)用软件了解八大行星的相关信息 请大家借助认识太阳系软件和虚拟天文馆软件,找到八大行星,直观了解这些行星的特点。 (二)借助了解信息,给八大行星的位置、大小数据表格排序 1.小组成员在pad上研究两个表格,结合数据表格小组进一步研究下,看看你们能看出它们的位置和大小吗?并给它们排序。 2.学生上前面汇报。 3.出示八大行星大小模型球, 小组内交流、讨论,不同的球代表的行星。在前面站排:你们能不能用这些球在到前面来给大家把太阳系的顺序站出来。巩固对行星的认识。 4.建构太阳系模型:同学们,老师为每组准备了一张太阳系的图和八大行星的图片,你能根据相对数据,在这张纸上找到八大行星的位置吗?并用胶棒把图片粘到相应的位置上。提醒大家一下!在这里我们还是以地球为1。 5.总结、分类: 水、金、地、火是类地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最远,叫远日行星。木星和地星较大,叫巨行星。 6.质疑书本: 师:同学们,我们通过相对数据表格确定了八大行星的位置,那我们回过来看一看书上的这幅图,你发现这幅图有什么问题吗?(出示图片,距离不对) (三)观看太阳系运行图。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八大行星的大小和位置,其实八大行星在围绕太阳旋转是有自己的轨道的,它们并不在一条直线上。而且太阳也不是静止不动的,太阳也在围绕银河系的中心,呈螺旋形的轨道运行。接下来,我们通过一段视频了解一下。 |
通过动手操作软件、给数据表排序,观看flash动画,积极思考、交流讨论, 突破难点。 |
通过小组内交流,体现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对太阳系的模型建立有了一定认识,有利于学生形成太阳系的整体概念。 |
【整合点2】 用APP软件和数据表格解决建构太阳系模型。 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整合,有利于创设新颖、合适的教学环境、资源。多媒体教学情境的创设、动态模拟的演示,由引导学生“接受式”学习向引导学生“发现式”学习模式的转变。 |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
趣味作业: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登陆小学科学网、星友空间站等网站在线收集资料,将收获通过电子手抄报等形式上传到微信平台,及时进行分享、互评、展示。 |
学生上网查找资料制作电子手抄报,登录微信平台交流心得。 | 课堂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让学生把学习活动延伸到课外。 | 利用网上资源、电子手抄报、微信平台进行交流分享。 |
板书设计 |
《太阳系大家族》 太阳系:太阳、行星、卫星、矮行星、小天体。 大小 类地行星 八大行星 远日行星 位置 巨行星 |
|||
教学反思 |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紧扣教学重难点,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集图、文、动画为一体的轻松而愉快的自主探究空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利于科学概念的形成,提升了学生的智慧,收获了成功的体验。今后我将继续充分发挥现代教育媒体的优势和特点,探究教学过程中知识结构的科学性,认知结构的合理性和教学手段助长性相结合的最佳途径,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加强科学课堂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学习和研究。 |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