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
所属栏目:高中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高一语文致橡树教学视频 焦锋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高一语文致橡树教学视频 龙城高级中学,焦锋
《致橡树》是朦胧诗的代表作之一,作者舒婷通过象征手法,借助一系列独特的意象,给我们展示了富有现代气息的理想爱情。因为全诗意象迭加,只有通过反复诵读和品味,才能深入到文本的精髓,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能掌握好诗歌的朗读技巧,并且能掌握诗歌的意象分析方法。所以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诵读感悟法和意象分析法。
在导入环节中,我觉得以著名的爱情诗句接龙来引领学生进入一种情境中,去思索爱情是什么这个话题,就学生的反应来看应该是比较成功的,显然激发起了学生学习这首爱情诗的兴趣。在导入设计中我没有对写作背景和作者进行介绍,我考虑到写作背景和作者的介绍需要花几分钟的时间,通过情境创设所激发出的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可能会在这几分钟里慢慢消失掉,从而造成导入和正文解读的断链,所以最后不得不“忍痛割爱”把这部分舍弃掉。但是,导入过程中我忽略掉了一个小细节,在导语中我提到了舒婷是“朦胧诗派掌门人”,可是后面就戛然而止,并没有只言片语提及朦胧诗派这个可能让学生疑惑的诗歌派别。这里是我的疏漏,如果没有涉及则罢,一旦提及到可能造成学生困惑的问题一定要马上讲解清楚,这是我以后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
因为诗歌是需要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才能获得情感体验,是以有声的语言来再现无声的诗歌境界,所以我在本课的教学中以学生朗读为主,通过齐读,分男女生朗读,个别朗读,学生互相点评等方式,并配合诗歌讲解的层层深入,让学生在朗读中慢慢体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但是由于没有设计教师范读这个环节,让学生在朗读时缺乏有效的感性指导,所以这是这次以朗读为主的教学设计中较为失败的地方。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观察教师的表情,感受教师的激情,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对诗歌的感性认识,比一味的让学生朗读更能准确地把握住诗歌的情感。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让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成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有效步骤,而不止是教案里的必要过程。
鉴赏诗歌首先应该理解诗歌的意象,然后才能由此把握住由多个意象组合而营造的意境,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的主旨内涵,这是鉴赏诗歌的指导原则。所以在具体的文本研习中,着重在于对诗歌意象的分析。诗人舒婷热情坦诚地歌唱了自己的人格理想,诗中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所以在对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分析时,应该将“象征手法”这一艺术手法点透,这在我的教学中分析得还不到位。在教学设计中出于考虑到时间的限制,没有涉及对诗歌结构特点和语言形式特点的分析,这是我疏忽的地方,此诗的教学重心不仅仅在于把握诗中的意象,还应该把握诗的形式结构,特别时结构里面所蕴含的感情和意义,这是以后的诗歌教学设计中要注意的,因为诗歌的美,在于它的意象、结构形式、音韵节奏等多方面的。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