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全反射
所属栏目:高中物理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4第十三章《光的全反射》北京市 - 海淀区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4第十三章《光的全反射》北京市 - 海淀区
展示活动——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者基本信息
物理
教学设计基本信息
课题 全反射 年级 高二 模块 选修 3-4
教科书版本
人教版
学习主题
全反射的现象和条件
1.整体设计思路(教学设计的思路与学习价值分析)
按照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以实验现象研究为主线进行教学:直观感受→引导学生探索、质疑→经过分析形成假设→学生探究性实验验证猜想→通过概括形成概念→深化知识加以应用。通过学生间的讨论、动手、合作及归纳,使学生对全反射的概念和条件的理解更加准确、丰富和全面。最后通过全反射的应用,实现知识延伸,开拓学生的视野,浸润科学推理论证的科学思维,培养提出问题、解释、交流和合作的科学探究能力,渗透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2.目标设计(指向学生素养发展的目标设计)
1. 通过VR体验和实验,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
2. 通过理论探究和实验探究,认识光的全反射现象,理解全反射的条件和临界角的概念,培养科学推理、科学论证的科学思维,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30°和60°的量化过程,巩固折射定律,渗透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思想,建立不同问题间的联系与差异。
4. 通过解决逻辑困惑的过程,渗透质疑创新的科学思维,提出问题、收集证据、交流评估的科学探究精神,润透学科本质和科学态度。
5. 通过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理解临界角的概念并能定量应用;初步了解光纤的工作原理,开阔视野,紧密联系现代科技和社会问题,渗透社会责任;
3
3.学习内容分析(教学内容及内容结构分析,重点难点分析)
“全反射”是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选修3-4》第十三章《光》第2节的内容,这一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之后编写的,是反射和折射的交汇点。本节从光的折射入手,在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折射定律和折射率,探讨了光发生全反射的条件以及相应的应用。全反射现象研究,既是对反射和折射知识的巩固与深化,又为下一节“几种光具对光路的控制作用实验”的学习作了铺垫。
全反射现象及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重点。全反射现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体现了课堂知识与生产、科技的紧密联系,是实现课堂知识学习走向课外、走向生产、走向科技的重要教学内容,体现STS思想。所以,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重点:
(1)全反射条件;(2)临界角的概念及其应用。 2、难点:
临界条件时的光路图及应用。
4.学情分析(学生现状与需求分析)
1.知识层面:
在初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而且通过本章第一课时的学习,可以定量的运用折射定律和折射率解决一些问题。 2.能力层面:
我校高二学生具有很好的学习理解能力,能通过观察从情境中提取信息,将信息与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对应。能将内化的知识应用到比较熟悉的物理情境中解决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敢于探索。 3.学生的思维障碍
学生对物理现象和知识的理解、判断、分析和推理常常表现出一定的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分析解决问题偏于感性,运用几何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较为困难。 4.教学策略:
通过直观、感性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理性的假设猜想和科学推理,实现从感性认 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通过“设疑→猜想→实验→分析→结论→应用”的研究过程突破重难点。通过画光路图的方式帮助理性的分析解决问题。
4
5.教与学的过程设计(课堂教与学的每个步骤的情境任务及其意图分析) 教学环节
教师为主的活动
学生为主的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现象情境 导入新课
【美景欣赏】
彩帘水幕喷泉夜景 【演示实验】
模拟彩帘水幕实验—水流导光。
引发思考:光为什么会沿弯曲的水流传播?光的传播过程?
欣赏美景 观察实验 思考问题
1. 激发学习兴趣,学
生体会到物理与美
的有机结合。体会“原来美可以如此
简单。” 2. 为认识光导纤维做
铺垫。
3. 现象激发疑问:“光
的传播过程?
环节二: 知识回顾 假设猜想
【知识巩固】 ① 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 到与玻璃的分界面处,入射角与折射角相比,哪个角较大?若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
1.5,入射角为30°和60°,如何求此时的折射角? 【制造逻辑困惑】
② 光再从玻璃斜射到与 空气的分界面处,入射角为30°和60°,求出对应的折射角? 【引发猜想】
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入射角为60°时折射角的正弦值大于1,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逻辑困惑?
【学以致用】
用现有知识解决问题①; 【逻辑困惑】
在解决问题②的时候出现困惑:计算出折射角的正
弦值大于1,出现了与数学常识相悖的情况,尝试
解决的过程中大胆猜想。 【假设猜想】
说出自己对“折射角正弦值大于1”的猜想。
1. 对上节课内容巩
固,为后面全反射现象和条件、临界角计算做铺垫。 2. 通过逻辑困惑引发
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 渗透全反射的理论探究验证过程。 4. 通过画光路图,培
养抽象思维能力。
5
环节三: 学生实验 验证猜想
【提供实验器材】 激光笔、半圆形玻璃砖、量角器、A3白纸。 【实验任务】
1.逐渐增大入射角,观察两
次实验并比较两次实验现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观察到的现象如何解释折射角正弦值大于1?
【做实验】
实验a: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直边圆心。
实验b:一束激光对准圆心从空气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圆面。
【观察实验,完成实验任务,验证猜想】
1. 学生实验,可以获
得直观感受,能充分揭示出全反射的本质特点。 2. 渗透量变引起质变
的辩证思想,加深对全反射现象产生条件的理解。 3. 活跃课堂气氛,学
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完成“假设-实验-结论”的学习探究过程。
环节四: 总结结论 知识新授
【画龙点睛】
对学生的结论进行总结,引出“全反射”、“临界角”的概念。
【引发思考、规律推广】 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会发生
全反射现象?
【总结现象】
根据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总结出全反射现象和条件。 【理论推理】 1. 由玻璃射向空气的 结论推广到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
2. 推导临界角的表达 式。 【解释原因】
解释“折射角的正弦值大于1”的原因;解释“光沿弯曲的水流传播”原因。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研究,发现其物理规律,再上升为理论。提升语言表达、归纳总结的能力。在观察中猜想,在操作中验证,在思考中发现,在交流中完善。
6
环节五: 学以致用 知识升华
【演示实验】 满天星玩具光纤; 放大版满天星; 光导纤维。
【引发思考】
1. 如何解释看到的现象? 2. 若光导纤维的折射率
为n,在端面上入射光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光在光导纤维中不断发生全反射,从一端传到另一端?(要求:画出光路图。)
3. 生活中还有哪些全反 射现象? 【VR欣赏】
当然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可能要更复杂,需要我们不断学习。
【观察演示,解释现象】 体会光导纤维与“满天星”“水流导光”的本质是相同的。
【定量应用】 临界角的定量应用。
【生活中应用举例】 水晶灯 光纤通信等。
【VR欣赏】
欣赏生活中一些全反射现象:海市蜃楼、马路蜃景等。体会物理与美的有机结合,物理就在身边。
1. 通过满天星深化 对彩帘水幕和全反射的理解,通过放大版的满天星,直观观察光的传播,为光导纤维的理解做铺垫,光路解释现象。
2. 通过列举生活中 的现象和解释生活中现象的过程,再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实现知识再运用。
3. 通过不同的方式 进入同一学习内容,从而获得对学习内容更加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4. 通过视觉上的震 撼刺激,激发学习欲望。
环节六: 课程小结 效果评价
【课程小结】
物理之美不止于感动,更在于感悟。感动于我们周围的美好,感悟于美好背后的物理原理。
【效果评价】 课堂观察量表 课后作业
【学以致用】
1. 列举并解释生活中的“全反射”有关现象。
2.解释“海市蜃楼”现象,尝试简单画出原理的光路示意图;
3.如果你是一条鱼,你眼中“岸上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画出光路图,定量化。 【课外延伸】
查阅资料:光导纤维在各领域的应用。
1. 通过作业,感受人
类的认识仍在不断前进。
2. 注重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3. 加深巩固学习成
果,并能对本节内容学以致用。 4. 浸润科学态度和科
学责任。
7
板书设计
全反射
【主板书】 一. 全反射现象 二. 临界角:
SinC=1/n 三.条件: 1.光密射向光疏;
2.入射角大于等于临界角。 四.应用: 光导纤维
【副板书】
解:SinC=1/n,
Sini= 𝑛2−1,i≤arcsin 𝑛2−1
6.教学设计特色分析(教学设计的特色或个人风格分析)
从现象到本质,再从本质到现象,体现学科特点; 假设—验证—结论的思维过程,体现学科方法; 理论推理与实验探究相辅相成,体现认知规律; 学习形式多样化突破重难点,提升思维深度。
8
7.实践反思(生成性成果与具体问题及改进措施)
本节课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理论推导和学生实验的交替进行,两个实验的对比,更容易揭示出全反射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并从学生的亲自动手实验中,合作归纳出全反射概念,使学生体会到人们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教学表明,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理解全反射概念,获得概念形成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体现新课程的核心素养,也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突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众多来源于生活的事例、图片及VR技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课后的自主性学习打下了基础。
但是生活中一些的现象,往往要更复杂,不是仅用“全反射”三个字就能解释清楚的,我们画的光路图也仅是示意图,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学习,用知识武装我们的头脑,不断的去探寻自然的奥秘,科学的真谛。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