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所属栏目:高中生物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1章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湖北省 - 荆州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1章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湖北省 - 荆州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是人教版必修2《遗传和进化》的第一章遗传因子发现中的第二节内容。本节主要讲述了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顺序,教材先介绍了孟德尔在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发现的自由组合现象,接着讲述了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以及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最后归纳出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 必修2这一模块是以人类对基因的本质、功能及其现代应用的研究历程为主线展开的。孟德尔的杂交实验很好地体现了“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研究方法的过程,而这一科学方法正是模块2科学方法教育的侧重点。所以这节课在模块2的作用和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本节内容为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即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学习打下了伏笔,为杂交育种的学习提供了理论依据,为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
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2.能够设计和实施“遗传因子自由组合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模拟实验
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能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由于学生没有学习减数分裂及基因的本质等知识,学生会对“配子形成过程中不同对的遗传因子之间自由组合”的理解产生疑问,因此,我将“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即杂合体所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的分析)”确定为是教学重点及难点。
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并进行模拟活动和数据汇总分析自主得出F1产生配子的类型和比例,这样使学生在课堂上直观感知分离和自由组合规律,从而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假说—演绎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以假说—演绎法为主线,通过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体验、领悟这种科学研究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导学案、遗传因子的道具等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第2页
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同是一对夫妇生下的孩子存在着许多差异,有的孩子
表现了父亲的特征,又有与母亲相似的性状,这是什么原因呢?在传宗接代的过程中,亲代的多种多样的性状又是遵循什么规律传给后代的呢? 思考回答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探究欲望,引入新课。
新授课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活动1. 观察现象,发现问题 数学分析,拓展思维
〖引导〗回顾孟德尔揭示分离定律所采取的科学方法。
〖讲述〗结合学生的回答讲述:今天要学习的自由组合定律仍然是按照这一方法来揭示的。
〖问〗据“假说——演绎法”第一个步骤应该是什么?(观察和分析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讲述〗教师边展示课件和根据学生的回答边讲述: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出示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示意图。
提出问题串:
1:孟德尔以豌豆的哪两对相对性状进行实验的?
2:Fl代的性状表现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3:F2代的性状表现是什么?比值是多少?为什么出现了两种新的性状?
4. 分析每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两对相对性状单独观察分离比都符合3:1,那为什么两对相对性状一起研究时,F2的分离比是9:3:3:1 ? 9:3:3:1与3:1能否建立数学联系?
回忆、概述:“假说——演绎法”。
阅读P9~
P10相关内容,思考
提出的问题。
从数学角度分析9∶3∶
3∶1是
(3∶1)
2
的展开式
以旧学新
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为理解孟德尔提出的假说做铺垫,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从数学角度引导学生建立两对相对性状与一对相对性状之间的联系。为学生理解从单因素到多因素进行研究的科学方法埋下了伏笔。 活动2.提出假说(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问〗据“假说——演绎法”接下来孟德尔应该做什么?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课件展示孟德尔的假说:
1.假设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分别由遗传因子R、r控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遗传因子Y、y控制。
思考并做出回答
阅读教材,了解孟德尔作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并在阅读中发现问题,为
第3页
活动3.课堂模拟配子的形成
活动4.写出F2的遗传因子组成
2. F1 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3.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是随机的。
引导学生分析亲本、F1的遗传因子组成。
课件展示实验步骤: 1. 每个小桶中各放入黄、白色乒乓球,分别代表Y y 与R r(左桶:Y-黄色,y-白色;右桶:R-黄色,r-白色)
2.摇动小桶,使小球充分混合。
3. 从每桶中各随机抓取一个乒乓球,记录组合形式 4. 将抓取的乒乓球放回桶内摇匀。 5. 重复12次,统计结果。 6.四组汇总并汇报,全班统计。
请同学们完成导学案上写出F2的遗传因子的组成,并思考相关问题:
1.F1雌雄配子各几种?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有什么特点?雌雄配子的结合有多少种组合方式? 2.F2有几种表现型?亲本类型和重组类型分别占F2的比例为多少?
3.F2中有几种遗传因子组成?其中纯合子有几种?杂合子有几种?
出的解释,并写出亲本、F1的遗传因子组成。
积极参与模拟实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
结论: F1
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四种:YR、yR、Yr、yr,它们之间数量比是1:1:1:1。
在受精作用时,由于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因此,结合方式有16种,其中基因型有9种,表现型有4种。
突破难点做铺垫。
模拟验证F1产生配子类型和比例,理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突破教学难点。
对F2中4种性状表现类型和9种遗传因子组合类型的规律进行理解。
第4页
活动5:演绎推理(写出测交图解预测结果)
孟德尔的假设是不是正确的呢? 如果你是孟德尔,接下来你该怎么做? 他用什么办法来进行验证呢?. F2测交结果如何呢?
学生写出测交图解, 预测结果.再查教材孟德尔实验 数据,证明了孟德尔假说的正确性。
使学生巩固绘制遗传图解的基本方法及测交实验的过程,并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阅读教材,总结规律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自由组合定律的核心要点。 阅读理解自由组合
定律。
加强核心概念的理解。
课堂小结
实验现象(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 提出假说(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
演绎推理(测交验证) ↓
得出结论(自由组合定律)
学生再次体会假说演绎法的科学方法。
形成本节课整体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