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简介:
视频标签: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所属栏目:高中历史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统编教材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平阴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统编教材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平阴县第一中学
【教学设计】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
【教学目标】
1.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必然产物,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及扩军备战必然引发战争。(唯物史观)
2.简要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基本进程,着重理解由局部战争发展为全球战争的过程及中国作为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地位和作用。 (时空观念)
3.体会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加强对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教育。(人文情怀)
4.了解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实质和影响。(历史解释)
【重点难点】
重点:二战的历史背景及战后国际秩序
难点:二战的历史背景及战后国际秩序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高一学习内容,又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而且在初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并且,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历史思维能力,他们思维活跃且求知欲旺盛,兴趣浓厚,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需要培养学生掌握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因此我主要通过创新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的思维,引导学生思维的转变。
【教学方法】
图片展览、讲授、合作探究、史料研习、视频播放等相结合。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二战以空前的破坏性和残酷性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难以抹去的伤痛,引起了人们无限的思考。这场疯狂的战争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又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这节课,我们将分为三个环节来进行。一、回望二战。二、探究二战。三、反思二战。首先,我们请四位同学展示一下他们小组搜集和整理的相关资料,来回望那段血与火的历史。
【设计意图】以典型视频方式导入,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教学过程】
一、回望二战(学生自学成果展示)
㈠背景(请根据以下图片所反映的信息,概括二战的历史背景。)
【设计思路及意图】通过课前指导学生广泛搜集整理和辨析相关资料以及课堂上的展示说明,培养学生史料的搜集、整理、辨析以及组织语言与表达、善于合作等方面的能力。
(一)
(二)
(三)
(四)
思考:为什么在经济危机面前,美国通过国家干预的方式逐步走出了
经济危机的阴影,而德国却企图通过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外侵略扩张来
摆脱危机,这种区别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
㈡进程(阅读教材,梳理二战基本进程)
【设计思路及意图】对于二战的经过,由于初中教材中涉及较多,所以此处做简要处理。主要突出几个关键知识点:1、二战经过了从局部战争发展到全球战争的过程。2、中国和苏联分别是抗击日本法西斯和德国法西斯的主战场。3、二战的性质:既是一场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也是一场世界人民的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
|
亚洲战场 |
欧洲战场 |
非洲战场 |
局部阶段 |
1931年( ),揭开二战序幕;七七事变后,中国逐渐成为东方主战场 |
1938年,德国吞并奥利地,并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 |
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
全面爆发 |
1939年9月( )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
战争扩大 |
1941年6月,( )苏联成为抗击纳粹德国的主要战场
1941年12月,( )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 |
战争转折 |
1942年中途岛战役是亚洲战场转折点 |
1942-1943年(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 |
1942年阿拉曼战役是非洲战场
转折点 |
战争结束 |
1945年9月2日,( )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
1945年5月8日,( )标志着欧洲战场的结束 |
1943年5月,非洲战场结束 |
注意:
1、二战经过了从局部战争发展到全球战争的过程。
2、中国和苏联分别是抗击日本法西斯和德国法西斯的主战场。
3、二战的性质:既是一场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也是一场世界人民的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
㈢暴行:
【设计思路及意图】选取法西斯暴行中最具典型性的图片,增强学生对战争的残酷性和对人性的反思,从而增强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的观念。
㈣抗争:
【设计思路及意图】通过国际社会政治家的纵横捭阖、殚精竭虑,战场上战士的精诚合作、浴血奋战,后方人民的踊跃支援,民众的坚强乐观等感人至深的场面,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人类在面临重大灾难面前的理智、智慧和力量,以及同仇敌忾、守望相助的高贵品质。
二、探究二战(小组合作探究)
【设计思路及意图】通过对二战起因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通过探究二战后世界总体保持和平与发展局面的原因,突出雅尔塔体系在维护战后和平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探究一 关于二战发生的原因,史学界一般认为,法西斯主义是罪魁祸首,经济危机是催化剂,而绥靖政策则助长了法西斯的野心。有人据此得出结论,将战争的根源归结为战争狂人的野心、人性的贪婪和懦弱等。你认同这种推论吗?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探究二 二战既是一场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也是一场世界人民的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对人类历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二战后,尽管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民族、宗教、领土争端、恐怖主义等因素仍然威胁着世界和平。但是,世界整体保持了和平与发展的局面,即便在剑拔弩张的冷战时代也没有爆发全面的军事冲突。请阅读以下材料,对其原因进行简要概括。
材料一 20世纪下半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浩劫的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战争的危害。世界人民的反战和
平运动在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上开展起来。
材料二 在雅尔塔体系的框架下,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有效地化解了一系列地区冲突。
材料三 战后丘吉尔曾经说:“和平是恐怖(编者注:指核武器)生出来的健壮的孩子。”
材料四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依存程度不断加深,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程度也大大加强,形成
某种程度的利益共同体。
材料五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力量机制,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设计思路及意图】70多年前的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导致战争和灾难的因素依然存在,反思历史不是为了渲染仇恨,是为了更加珍爱和平。引导学生反对战争、珍爱和平,居安思危、防微杜渐,防止战争悲剧重演。
二战后至今,在世界上大多数地区,人们已经安享了近80年的和平,但并非在世界每个角落都是如此。二战及二战以前,犹太民族长期饱受磨难,流离失所;而今天,在中东,另一个民族也在饱受磨难,流离失所。悲剧在角色转换之后继续上演,令人叹息。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员兼作家伏契克在1943年被纳粹杀害,他曾提醒世人:“善良的人们,你们要警惕!”70多年前的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导致战争和灾难的因素依然存在,反思历史不是为了渲染仇恨,是为了更加珍爱和平。请同学们在此写下你内心的感受和触动。
【知识拓展】
【设计思路及意图】加深对法西斯主义的全面认识,使学生明白,要彻底根除法西斯主义,必须彻底清除其滋生的土壤。通过全面比较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突出雅尔塔体系在战后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1、法西斯主义:
法西斯主义的实质是帝国主义的极端形式,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主张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发动战争,争霸世界。
法西斯主义和运动,是20世纪特有的现象,滋生于一战后,泛滥于大危机,是由一战带来的动荡和萧条,对“红色”革命的恐惧,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激起的不满与冲突,经济大危机的刺激及部分国家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比较
相同点:
⑴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的。
⑵都通过一系列国际会议确立基本原则,建立了各主要国家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国际体系。
⑶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体现了大国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⑷都随着主导力量的变化而走向瓦解。
⑸都建立了旨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
⑹都暂时缓和了主要国家之间的矛盾,其根本矛盾都没有解决。
不同点:
项目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雅尔塔体系 |
体现意志 |
英法美等大国 |
美 、苏 |
主要矛盾 |
战胜国与战败国;战胜国之间 |
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 |
国际组织 |
国际联盟 |
联合国 |
调整关系 |
帝国主义国家 |
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 |
瓦解方式 |
二战爆发和扩大 |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
课堂小结:
【设计思路】教师点评后,结合当前国际社会现实,向学生发出倡议,与学生共勉,表达希望。
【设计意图】以本课的教学过程为基础,加强对学生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的教育,并强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同,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深化和情感升华的作用。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
-----更多视频请在本页面顶部搜索栏输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其中的单个词或词组,搜索以字数为3-6之间的关键词为宜,切记!注意不要输入“科目或年级等文字”。本视频标题为“统编教材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平阴”,所属分类为“高中历史优质课视频”,如果喜欢或者认为本视频“统编教材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平阴”很给力,您可以一键点击视频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钮,以分享给更多的人观看。优质课网 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有问题请【点此联系客服QQ:98992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