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蜗牛与黄鹂鸟
所属栏目:小学音乐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4单元小小音乐剧《蜗牛与黄鹂鸟》山西省优课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4单元小小音乐剧《蜗牛与黄鹂鸟》山西省优课
《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蜗牛与黄鹂鸟》是一首流行于台湾的叙事性民歌。歌曲亲切、自然、欢快、质朴、感情真切,旋律轻松活泼,歌词生动有趣,真实地反映了动物世界中蜗牛与黄鹂鸟和谐生活的欢乐场景,体现了动物世界的欢乐情怀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歌词以一个叙述者的口吻讲述了蜗牛在葡萄树刚发芽的时候就背着重重的壳往上爬,而黄鹂鸟却在一旁讥笑它的有趣情景。歌曲歌颂了蜗牛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深刻的道理、善意的嘲讽,都融入活泼的艺术形象之中,达到了寓庄于谐、寓教于乐的目的。
学情分析 :农村的学生学生接触音乐的机会相对较少,音乐基础知道较薄弱,在节奏、模唱等方面较为欠缺,容易跑调,希望通过自己的教学能有所改善 。 教学目标 : 1.情感与价值观
有感情的演唱,从音乐中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启发同学们活拨开朗的性格和珍惜时光,好好学习的观念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谜语,聆听、欣赏、图片,合作歌唱等方式,达到能熟悉旋律并有感情的演唱。 3知识与能力 :熟练地掌握切分节奏和换气记号,吐字清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
1学唱歌曲感受音乐表现
2准确演唱歌曲用明亮轻巧的声音体验歌曲轻快优美的情绪 3正确掌握切分音等节奏型 教学难点:
1正确掌握切分音,附点等节奏型 2正确换气,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方法 :
讲授法,聆听法,演唱发,合作发 教学工具:
电脑,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礼仪
二、导入新课 1谜语导入
A、师:今天老师很高兴给大家上这堂音乐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新朋友。(出示课件) 生:回答。
师:黄鹂鸟还想邀请一位新朋友出来,你们猜猜它是谁?
谜语:名字叫做牛,不会拉犁头, 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 (打一动物) : 生: 一起回答(蜗牛)
师:蜗牛和黄鹂鸟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怎样的事情呢?让我们来听一听,看一看 (出示课件听歌曲)
师:谁能给老师说一说蜗牛和黄鹂鸟之间发生了一件怎样的事情呢? 生:回答
师:那么老师给同学们来整体讲一遍蜗牛与黄鹂鸟的故事吧!(出示课件) 冬冬家门前有一棵葡萄树,春天葡萄树刚长出嫩绿的叶芽,一只蜗牛背着它那重重的壳就开始从树低下慢慢的往上爬,这时正好被站在树枝上的两只黄鹂鸟看见了,它们俩在那里嘻嘻哈哈的笑蜗牛,“蜗牛兄弟,葡萄成熟还早着呢,你这么急着就想吃葡萄了!哈哈……”蜗牛抬头看了看黄鹂鸟说:“这有什么好笑的呀,等我爬上葡萄架上的时候,葡萄不就成熟罗!”黄鹂鸟听了摇摇头飞走了 师:听完这则故事,老师想问你们,蜗牛和黄鹂鸟你们更喜欢谁呀? 生:回答(出示课件)让学生一起朗读歌词
B、师:这首歌曲用诙谐幽默的方式赞扬了蜗牛坚持不懈,积极进去的精神,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这首台湾校园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放音乐)
师:同学们,歌曲中说到葡萄在刚发芽的时候,蜗牛就慢慢的往上爬,今天蜗牛在往上爬的时候遇到了重重关卡,只要我们闯关成功,小蜗牛就能吃到美丽的大葡萄了,同学们有没有信心? 师:同学们知道葡萄的味道吗? 生:回答。(酸酸的)X X X 师:看老师这里,跟老师一块读,伸出你们的右手食指,跟老师画着节拍读一读。 师:小蜗牛继续往前爬,谁能告诉老师小蜗牛是怎么爬的呢?(学生模仿动作) 师:小蜗牛继续勇敢的往上爬,你们知道葡萄成熟了是什么颜色呢? 生:回答(紫色的)X XX
师:请同学跟我来读一下,打开你们的双手,我们打着节奏,同学们的节奏感真强,前面都没有难倒大家,我给大家一分钟时间,一块来打一下前两小节节奏。 (和学生一起复习前两小节节奏)
师:小蜗牛继续向前爬,又一个难题摆在了它的面前,谁能直接把它读出来。 生:学生回答(大葡萄)X X X
c师:前面的难关都没难倒大家,我们都顺利的闯过去了.老师换一个方式,大家能读一下吗?老师读原词,大家读新词( 出示课件) 师:这两句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歌曲的前两句
三、学唱歌曲
(一)老师唱旋律,学生填歌词
(二)完整听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意境和旋律,并画出旋律线。
(三)通过仔细的听赏歌曲,观察歌曲的结束部分,让学生了解“换气”记号
(四)分析歌曲结构:全曲共分两个大乐句加一个尾声,采用重复的节奏和重复 的旋律,易记易学。 (五)多种形式练唱:
师:“我们所有的难关都攻破了,蜗牛吃到了美味的大葡萄。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 比一比” a分小组唱
B接龙演唱
C老师表演,学生伴唱
四、小结:
通过学习歌曲《蜗牛与黄鹂鸟》,使我们懂得不能像黄鹂鸟那样自以为是、以自己的长处取笑别人的短处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习小蜗牛不畏艰难,对奋斗目标执着追求的顽强精神。
学唱,并回
答问题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