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一只鸟仔
所属栏目:小学音乐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苏教版五年级下第八单元第二课歌唱《一只鸟仔》江苏省 - 无锡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苏教版五年级下第八单元第二课歌唱《一只鸟仔》江苏省 - 无锡
简其行 真其情
——《一只鸟仔》教学设计
【教学年级】五年级
【教学内容】苏少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歌曲《一只鸟仔》
【教材分析】
本课歌曲《一只鸟仔》是一首台湾童谣,由台湾民歌《宜兰调》改编而来。歌曲为单乐段,五声徵调式,四四拍,音域为九度,全曲共四个乐句,每句两小节,节奏型几乎完全相同,富有跳跃感。第三乐句是第一乐句的下行大二度移位,第四乐句是第二乐句的变化重复。下滑音、衬词的运用,使得歌曲显得非常风趣,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诙谐的风格。全曲统一、完美,形象地表现了孩子们天真、可爱、纯洁的性格以及热爱家乡和大自然的真挚情感。 【设计理念】
在当前核心素养的召唤下,我们的课堂教学要着眼于“人”本身,把学生放在课中央,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从浅层次学习走向深层次学习,让儿童的生命活泼地展现出来。本节课的设计,教师寻找到教材背后的核心价值,并下沉到儿童的生活世界。通过学习场景的建构,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以三声部合作表现鸟儿的歌唱;通过起伏变化的旋律线对比关注儿童的思维情感,在感受与体验中真正地将知识转变为能力;以多种形式的演唱鼓励儿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和表现方式;从童谣中寻找民歌的身影,追寻文化的根源,给学生内心的震撼和眼界的敞亮,关注人文积淀,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
1、能用轻松、自然、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一只鸟仔》。
2、唱好歌曲中的下滑音和衬词,感受、体验,乐于表现歌曲活泼、风趣、诙谐的特点。
3、了解台湾地方音乐文化,通过与《宜兰调》的聆听对比,进一步丰富对音乐文化的感受,同时通过综合表演获得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快乐体验。
【教学重点】
学会用轻松、自然、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表现出鸟儿的风趣、诙谐,感受作品活泼、清新的风格特点,较好地表现出节奏的韵律和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学难点】
综合表演“一只鸟仔”,能将演唱、声势伴奏、对自然界鸟鸣和动作的模仿
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创造性地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一、设境引情,合作表现清晨鸟儿们快乐歌唱的情景。 1、故事导入,引出小黄鸟与小蓝鸟的歌唱。 小黄鸟:
X 0 X 0 ︱X 0 X 0 ║
咕 咕 咕 咕 小蓝鸟:
0 X X 0 X X︱0 X X 0 X║ 啾啾 啾啾 啾啾 啾
(1)分别练习
(2)分两组进行两声部合作练习
要求:①将顿音记号、休止符、四四拍的强弱正确地表现出来。 ②表现出两只小鸟你唱我和,此起彼伏有趣的场景。 2、小鸟仔的童谣。
(1)师生接口读歌词,要求读准节奏,声音轻快、活泼、有弹性。 (2)跟着伴奏音乐,生有表情地读童谣。 3、分角色表演,三声部合作
两组同学扮演小鸟仔读童谣,另外两组同学分别扮演小黄鸟和小蓝鸟,一组唱咕,一组唱啾啾,一起表现大森林的早晨鸟儿们活泼欢快地歌唱的情景。
二、学唱旋律,在体验中轻轻叩开歌唱之门。 1、教师范唱,感受情绪。
(1)听老师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 (2)揭题,介绍歌曲。
这首欢快活泼的歌曲名叫《一只鸟仔》,是一首台湾童谣。 2、再次聆听,划分乐句。
聆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共有几个乐句。 3、逐句学唱,辨析节奏。
(1)师单手弹琴,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歌曲旋律。
(2)关注后十六分音符节奏,前松后紧,指导学生唱准确。 (3)指导唱准休止符,要求休止符前面的音短促而有弹性。
(4)引导发现四个乐句的节奏基本相似,注意变化的地方,努力唱准确。 (5)完整跟琴演唱歌曲旋律。
4、划旋律线,两两对比。
(1)逐句出示旋律线,通过划线演唱发现旋律特点。
小鸟仔边唱边跳,在天空中舞出了一条条优美的旋律线,让我们跟着一起来唱一唱,伸出手指画一画她飞行的路线吧!你能发现这些旋律线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2)一三两个乐句对比,发现第三乐句是第一乐句的下行大二度移位。 (3)二四两个乐句对比,发现第四乐句是第二乐句的变化重复。 (4)完整演唱歌曲旋律。 5、分析音符,体验调式。
(1)通过演唱,你发现歌曲由哪些小音符组成?
(2)介绍五声调式,以及五个小音符的另一个名字:宫商角徴羽
(3)这只鸟仔最后停靠在5这个尾音,即徵音上,所以称之为五声徵调式。 三、填词演唱,在实践中体味歌曲的活泼诙谐。
(1)聆听录音范唱,可爱的鸟仔起床后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呢? (2)师生交流,并用动作演一演。
(3)把这些有趣的歌词放入歌曲中唱一唱。 (4)师示范加入下滑音演唱,边唱边用动作表演。 说说老师唱的给你带来了怎样不同的感觉?为什么?
(5)师介绍并在乐谱中标注下滑音记号,学生唱一唱,体验下滑音。 (6)边唱边在下滑音处加上动作,表现出小鸟仔幽默、风趣的形象。 (7)分两组接口唱,比一比谁的情绪更活泼,谁的鸟仔更可爱。 (8)轮唱表现歌曲,进一步表现鸟儿们的活泼、风趣。 四、溯本求源,在对比中感受音乐文化的传承。
(1)引导学生发现歌曲中的衬词“咿都”“丢丢铜仔” 。
(2)“咿嘟”是闽南方言,没有特殊含义,在这里烘托歌曲欢快的情绪。 (3)PPT音画结合,介绍“丢丢铜仔”的文化渊源。
原来“丢丢铜仔”字面意思是模仿火车穿过隧道,道顶的水低落的声音。如今已成为流传于台湾宜兰一带的 “宜兰调”了。
(4)对比《宜兰调》与《一只鸟仔》的主要音乐元素,感受两首乐曲之间的联系与变化。
(5)方言演唱
聆听录音范唱,激发学习兴趣。
将关键词用拼音标注,引导学生读一读。
学生尝试着用方言唱一唱。 边表演边用方言演唱。
五、综合表演,在情境中多形式演唱升华音乐情感。 第一环节:读童谣+声势
师:大森林美妙的一天开始了,小鸟仔读着有趣的童谣,小黄鸟和小蓝鸟呼应着歌唱,大森林的早晨真美啊!
第二环节:齐唱+轮唱
师:中午,森林里更加热闹了。鸟儿们欢快地唱起了歌谣,让我们一起快乐地歌唱吧!(第一遍齐唱歌曲,第二遍轮唱)
第三环节:闽南方言演唱
师:傍晚,鸟儿们用闽南方言唱着歌,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