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观察一种动物
所属栏目:小学科学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教科版一年级下册《观察一种动物》温州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观察一种动物》温州市籀园小学
基于学生需求开展教学
——《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观察一种动物》是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动物》单元第三课。在前一课的基础上,本课将进一步缩小观察对象,指导学生利用不同的方式从整体到局部观察蜗牛的外形、反应、运动等方面特征。通过这些观察活动,指导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获得观察结果的过程中了解动物的共同特征,建立起生命体的概念。也为后一课《观察鱼》的概念学习作铺垫。因此,在本单元教学中,本课的探究学习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总是带着先前获得的观念进入科学课堂的学习,只有清楚学生的原有知识,把握好教学起点,才能让学习在课堂上真正的发生。我对一年级个别学生进行前概念探查,让学生以简图的形式表示心中蜗牛的样子并口头描述对蜗牛的了解。从探查结果看,大部分学生都能画出蜗牛的身体、壳、一对触角、嘴巴。但他们对蜗牛眼睛、触角的认识是模糊的。学生大部分能说出蜗牛爬得慢,但并不了解蜗牛的运动方式,更加不知道蜗牛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行为。从心理角度,不少学生有些害怕蜗牛,不敢触碰,甚至有些学生会觉得恶心,产生一些反感。但他们对蜗牛这种动物还是充满着好奇。因此,对蜗牛外部特征、应激方式和运
动方式的学习显得很有必要,是学生的一种需求。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触角(两对)、眼睛、口等结构。 2.知道蜗牛能对外界的触碰产生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等。 3.知道蜗牛能利用腹足在不同的物体表面上缓慢爬行。
科学探究目标:
1. 观察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 2. 尝试用科学词汇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3. 能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 科学态度目标:
1. 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对蜗牛表现出探究兴趣。
2. 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蜗牛的发现,乐于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认识到蜗牛是有生命的,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爱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仔细观察蜗牛,了解蜗牛的身体特点、反应和爬行。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蜗牛的爬行与身体特点相关性。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每组):白纸4张、蜗牛4只、蜗牛画像4张、蜗牛小屋3个(棉线屋、树枝屋、玻璃屋)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蜗牛结构板贴、蜗牛头箍、亚克力板一块、棒子一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聚焦学生需求
瞧,在这片阴暗潮湿的地方,生活着一群快乐的蜗牛。有一只叫牛牛的蜗牛小哥哥,最近正在为一件事发愁。他在愁什么呢?
牛牛:前几天我们家刚出生了100只小蜗牛。这么多个小宝贝,照顾不过来。要是谁能帮帮我们就好了。 你们能帮帮他吗?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以帮助牛牛哥哥照顾弟弟妹妹为任务,聚焦本课的研究主题——观察并描述蜗牛的外部形态特征。
要对蜗牛有一定的了解,才能照顾好他们。
1.你知道蜗牛的身体结构吗?别急,请你简单的把蜗牛的身体画下来? 师:请从抽屉里拿出白纸,画在上面。选择一名学生上台绘画在指定的框中。 生:仔细回忆画蜗牛。
师:请同学们3秒内把白纸藏回抽屉。(预设:孩子画了眼睛、一对触角、壳、身体、嘴)
设计意图:课堂开始进行简单的前测,利于之后孩子们将自己想象中蜗牛的样子与科学观察后的蜗牛身体结构进行对比,强化蜗牛部位的认识。
2.看来你们对蜗牛有一些了解。想知道他们的身体到底是不是这样,有什么办法? 生:找个蜗牛观察一下。
3.有道理,如果牛牛的弟弟妹妹们来到我们教室,可以用哪些方法观察? 生:1.观察他们的身体 师:用什么观察? 生:用眼睛看
师:还有呢?还可以? 生:用手摸
牛牛:我们蜗牛很友好。你可以轻轻的拿出蜗牛放在手心进行观察,和我们做朋友。
师:哪个细心勇敢的孩子想来试一试?相信你一定能照顾好它。 师:你们很会观察小蜗牛,牛牛还想考考你们。
牛牛:我们的家阴暗潮湿而且很安静,因此小蜗牛们很害羞,胆子也很小。你知道和我们相处的时候,有哪些事不能做吗?(拿出蜗牛盒子) 生:不可以伤害它,动作很轻,声音很轻。
师:你们说的很对,这下牛牛可以安心的把蜗牛交给我们照顾了。
设计意图:渗透用眼睛看、用手摸等科学方法观察蜗牛。消除孩子们初次近距离接触蜗牛的顾虑,引导孩子们爱护小动物。
二、任务驱动,微课先行 1.完成任务单、演一演爬行。
牛牛:先在发下去的“蜗牛画像”上写上自己的名字,仔细观察,边观察边将画像上的蜗牛身体补充完整。也可以放在手心上观察。完成后,带蜗牛去树枝屋、棉线屋、玻璃屋活动活动身体。将蜗牛放在红点上,看一看他们是怎么爬行的。
两人一组,互相演一演,看看他们是怎么爬行的。将蜗牛放在第二个屋子里,再看一看,演一演。将蜗牛放在第三个屋子。你们能做到吗? 师:音乐声响,将材料全部放回材料盒。
三、寻找证据,合作探索
师:请小组代表上来领取迎接我们的新朋友。 生:认真观察记录。
师:根据孩子记录情况,小组分发第二步所需材料。(第一轮观察孩子是否敢接近蜗牛,第二轮引导孩子记录并下发材料,第三轮引导孩子观察爬行并演一演)
设计意图:给孩子们宽裕的时间进行科学观察,教师进行个性化指导,提出观察建议。引导孩子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了解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
四、交流研讨,达成共识
你认识蜗牛的身体了吗?请一个同学带上蜗牛画像跟大家一起分享。 1. 倾听分享画像(学生边用手指边说) 你画了什么? 预设:
生1:触角;师:几条?生:4条。;师:4条都是一样的吗?;生:2条长2条短;师:其他孩子,你们都看到了吗?;
①生:看到了;师:那你画对了吗?没画完的补充完整。师:那我也摆出来。这4条是他们的触角。
②生:没有,我就2条;师:你看到的是哪两条?;生:长的;师:另外2条为什么没看到?所以观察的时候要注意更加仔细。 生2:眼睛,在长的触角的顶端。(摆板贴 写字)
生3:看到了黏液;师:黏液哪里来的?;生:是蜗牛的身体,肚子分泌的;师:这个部位有什么用?;生:蜗牛用肚子爬行;师:肚子也叫腹部,用腹部爬行,所以这个地方叫做腹足(黏液)。师:你怎么看到黏液?生:手上粘、玻璃上有
痕迹。在哪里看到黏液?生:纸上,手上。什么样的?黏黏的、透明的、有点光亮。
师:提前拿一张有嘴的,其他都对。唉?我看到有人是这么画的。他还画了?你看到了吗?在哪个位置?
师:看不清,老师拍到了蜗牛吃东西时的视频。
设计意图:引导孩子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蜗牛的发现,乐于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
2. 说说你的新发现
(一)观察蜗牛在小屋中爬行时,你有什么发现? 生:在绳子上爬,在玻璃上爬
师:那在树枝上能爬吗?都能爬,他们的爬行本领可真大啊。本领这么大,跟什么部位有关? 生:腹足
(二)怎么用腹足爬的?你来演一演。腹足是怎么动的? 生:又大又扁,像个吸盘,运动起来蠕动。(上台演一演) (三)腹足这里厉害,有什么特点呢? 生:腹足大大的,会分泌粘液,会伸缩。 3.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碰他一下,他就会缩回去。 师:你碰的是哪里? 生:触角
师:有碰到其他地方吗?
设计意图:培养孩子描述与表达的能力。
4.观察对比,了解科学观察后画下的简图。
师:蜗牛的每个身体结构都对他很重要。你们发现了好多秘密啊。真了不起。现在请你从抽屉里拿出课前画好的那张纸。与蜗牛画像比一比,看看科学观察后画下的有什么不同。
生:我少画了2只触角,我没有画眼睛。
师:看来,只有通过正确的科学方法观察、画简图,才能发现蜗牛最真实的样子,更好的照顾好他们。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课前画下的蜗牛,引导孩子们理解观察需要更加仔细,画简图应当更加实事求是,科学有效。
五、课外延伸,激趣拓展
牛牛:你们能帮助我照顾小宝贝们,真是帮了我的大忙呢~如果还想了解我们,可以回家养一养。偷偷告诉你们,我和蜗牛弟弟们还有很多很多有趣的故事呢~我都写在了日记本里了。
1.牛牛的故事来自一本绘本,叫做《蜗牛的日记》,牛牛的很多动物朋友都有《蚂蚁的日记》、《蚯蚓的日记》等等。你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先读一读绘本,再用今天学习的画简图的方法,观察这些小动物们。
2.牛牛:忘记提醒你们啦,在接触完小动物后,记得去把你们的小手洗干净哦~
设计意图:引导孩子们去读一读绘本,将科学与阅读融合。同时引导孩子们产生研究动物的兴趣,并提出进一步感兴趣的问题。为后面课堂动物的观察铺垫情感基调。
【板书设计】
观察一种动物
【教学反思】
基于学生需求开展的科学课堂
本课教学基于学生需求开展,始终坚持以“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上,改变学生原有的朴素理解甚至是错误的观念,构建合理、可发展的科学概念。
学生画的蜗牛
蜗牛板贴处
寻找学生学习真起点。通过课堂前对蜗牛原有知识的前测,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寻找教学的着力点,才能让学习在课堂上真正的发生。在前测中发现,学生对蜗牛充满好奇但了解不够全面。因此,对蜗牛外部特征、应激方式和运动方式的学习显得很有必要,是学生的一种需求。
创设适合一年级学生的教学情景。一年级的学生任务驱动力相对较弱,创设贴合课堂的情景或是寻找适合课堂教学的绘本故事,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将学生带入课堂的教学。本节课创设帮牛牛照顾蜗牛宝贝的情景,培养学生观察记录的能力,更好的推动任务进程。
优化活动的材料。首先注重材料的摆放与呈现时间,保证探究活动有序进行。本节课共有三份材料,第一份是绘画蜗牛的白纸,藏于抽屉,用完放回抽屉。第二份是任务单与蜗牛活体藏于讲台下,由小助手上台领取。第三份是辅助观察蜗牛运动的工具,由老师课堂中发放,与第二份材料一起由小助手收回。本节课中蜗牛活体有特殊性,在适当的时候呈现能避免课堂上无序的现象出现。其次,改进有利于结果呈现的材料。本节课中为了孩子们能更加深刻了解蜗牛腹足的爬行,将原来单独的棉线、树枝、塑料片加以改造。让蜗牛更好的在3种物体上爬行,方便学生的观察。同时材料中的去掉了对学生活动过程中造成一定影响的放大镜,菜叶。学生更加省时高效的得出结论。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