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有趣的沉浮现象
所属栏目:小学科学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小学科学青岛版三年级上册11课《有趣的沉浮现象》河北省 - 廊坊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小学科学青岛版三年级上册11课《有趣的沉浮现象》河北省 - 廊坊
案例名称 《有趣的浮沉现象》 科目 科学 教学对象 三年级
课时
一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有趣的浮沉现象》是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课共安排了三个逐层递进的教学活动:1、认识物体的浮沉现象;2、认识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3、感受浮力。旨在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研出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并从而学会探究式学习的方法。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由于学生对沉浮现象有着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学习基础,加之本课注重学生的亲身经历,探究性极强,学生在一次次经历中对原有认知不断修正、完善,三维目标得以落实,科学素养获得和谐发展。因而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是从实际出发,把握深广度,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有条不紊地操作、用符号记录、体验感受到用语言表达、比较归纳、概括同类事物的共同性质等。
三、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目标:认识浮和沉的自然现象,通过实验,了解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浮力的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积极的科学态度。
情感目标:向学生渗透自然变化是有规律的,人可以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认识物体沉浮现象;
2、实验设计: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2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设备、曲别针、铁钉,木片、乒乓球、塑料片、橡皮泥等。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导入
同学们看老师不小心把乒乓球掉进量筒中,谁
能帮助老师取出来?如果掉进的是石头呢?有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引出课题。
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授:
小组合作, 动手实验。
(一) 认识浮与沉 学生实验(分小组来领)
(1)除了塑料块和石头,老师还为同学们准备了许多材料,都有什么?我们一起看大屏幕。你们先来猜测一下,这些物体
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探索一下物体的浮沉情况。把橡皮泥、木块、石块、螺丝钉、泡沫塑料、塑料球、曲别针放在水槽里,看看哪些物体浮在水面,哪些物体沉在水底。请仔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内。
讨论、交流、
汇报 学生将观察到的实验
结果在全班内汇报。
3
三、通过分析假设进一步提出新的问题。 (二)科学探究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
1、课件出示探究问题 (1)选择一个沉在水底的物体(如橡皮泥),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让它浮起来?
(2)选择一个浮在水面的物体(如塑料瓶),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让它沉下去
学生分组自选问题进行探究填写实验记录表二,比一比,哪组的办法多。教师巡视,参与其中,
当好学生助手。
(三)感受浮力
1、感知浮力在水面的
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利用塑料瓶加水改变沉浮。(其他办法的材料老师准备,让学生到前面演示。)
2、感知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让学生动手操做,亲身感受一下)了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四)具体讲讲死海的浮力大的特点。(死海传说的故事。)
分组讨论
交流汇报
通过小组内讨论物体
沉浮的变化,更一步激起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四、拓展
联系生活实际,说一
说生活周围哪些运用到了浮力。例如:(潜水艇、水上步行、选种等。 )
学生交流,回答
引导学生把运用到的
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五、总结
利用所学知识,能解决生
活中的一些浮力问题。
4
教学流程图
七、教学评价设计
开始 提出问题 引出课题 学生回答问题并动手操作 观察书53页 任务驱动 学生认真观察并进行分析
学生讨论、分析、汇报
教师指导、补充 教师提出假设问题 学生讨论、汇报
课件 教师操作总结 教师提出新问题 学生讨论、汇报
教师评价 教师总结 结束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