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以人民为中心
所属栏目:高中政治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安徽省高中思想政治优质课大赛第四课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议题续变——创造美好未来,谁来担当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第四课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议题续变——创造美好未来,谁来担当
第四课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教学设计
课 题 | 【主议题】续变——创造美好未来,谁来担当? | |||||||||||||||||||||||||||||||
教材分析: ◆第三课介绍了我国新时代的经济发展以及新时代如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建设取得更伟大的新成就。本节课为第三课第四课时,点明了前三节课的暗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且总结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及现代化经济体系,介绍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最后落脚于青年学生未来的责任和担当。 |
||||||||||||||||||||||||||||||||
学情分析: ◆本课为第三课最后一个课时,学生经过前面三个课时的学习,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理论体系都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 ◆前三节课使得学生了解了合肥的过去和现在的经济发展,为本节课合肥未来规划的深入理解打下了坚实的铺垫。 |
||||||||||||||||||||||||||||||||
教学目标分析: ◆必备知识:明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总结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和路径。 ◆关键能力:培养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国民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 ◆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理解和认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理解和认同新时代的新发展理念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措施,明确其贯穿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科学精神】明晰坚持新发展理念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意义,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认识。 【公共参与】认识到国家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实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要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 ◆核心价值:通过本课学习,理解并认同我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科学指引,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
||||||||||||||||||||||||||||||||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教学难点:知识框架的形成。在子议题1的设置中,再次连接前三节课的内容,为学生形成知识框架铺垫。通过分组探讨形成学生具有创意的知识框架图,教师再点评。 |
||||||||||||||||||||||||||||||||
教学方法: ◆议题式教学 |
||||||||||||||||||||||||||||||||
大 单 元 议 题 式 教 学 实 施 过 程 大 单 元 议 题 式 教 学 实 施 过 程 |
教 学 环 节 | 教 师 活 动 | 学 生 活 动 | 设 计 意 图 | ||||||||||||||||||||||||||||
课前任务 |
布置议学单 |
结合课本,预习议学单,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
导入新课 |
播放视频 《你好,合肥》 |
学生观看,感受合肥今日的发展现状。 | 直观感受合肥的发展变化,认同新时代合肥需要新发展理念和现代化经济体系。 | |||||||||||||||||||||||||||||
议 题 开 展 议 题 开 展 议 题 开 展 |
子议题1: 议五年规划,初心不变为了谁? 子议题1: 议五年规划,初心不变为了谁? |
◆【展示议学情境】 合肥“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规划及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 ◆【组织议学活动】 同学们分组讨论合肥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至“十四五”规划及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回望及展望合肥发展(讨论时间5分钟)。 讨论内容: 1.合肥未来之变有哪些? 2.合肥一直不变的是什么? ◆【展示议学成果1】 合肥未来之变: 合肥“十四五”规划: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高地;打造具有国内比较优势的数字经济高地;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打造优质优良宜居宜业的生态高地。 合肥2035远景目标: 建设全球科创新枢纽; 建设区域发展新引擎; 建设美丽中国新样板; 建设城市治理新标杆; 建设美好生活新天地。 ◆【展示议学成果2】 合肥“十四五”规划及2035远景目标也体现新发展理念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展示议学成果3】 合肥一直不变: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发展为了人民 (2)发展依靠人民 (3)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
讨论问题,填写议学单,分享成果。 |
通过合肥的五年规划的变化宏观展望合肥发展,展示合肥未来追求更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依旧坚持新发展理念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及不变的初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
知识 总结 |
请同学们在议学单绘制本课知识框架图,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知识框架通过智慧课堂展示。 | 学生绘制第三课内容的框架图,学生代表进行知识总结。 | 大单元教学理念,形成知识框架,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具系统化、逻辑性。 | |||||||||||||||||||||||||||||
【知识框架】 第三课先解读我国经济的发展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社会的根本目的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因此我们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包含六个体系和一个体制,其中我们重点解读了三个体系,分别是创新引领、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要求我们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以深化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要求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及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
||||||||||||||||||||||||||||||||
子议题2: 以信寄未来,社会责任谁担当? |
◆【展示议学情境】 我国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 ◆【组织议学活动】 丹心寄未来:请给2035年的自己、2035年的合肥、2035年的中国写一封信,你会说些什么? ◆【展示议学成果2】 学生上台展示写给未来的信。 |
书写给未来的信,交流成果,上台展示。 |
升华主题,提高知识迁移运用能力。落实大单元设计理念,引导学生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促进社会进步。 |
|||||||||||||||||||||||||||||
教学活动评价 |
|
|||||||||||||||||||||||||||||||
板书 设计 |
||||||||||||||||||||||||||||||||
课后 作业 与 拓展 学习 |
一、课标基础 1.截至2021年9月4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10038.7万剂次,疫苗免费接种的相关费用将通过动用医保基金滚存结余和财政资金共同承担。由此可见 ( ) ①企业生产疫苗的直接目的是“抗疫” ②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理念 ③医保基金主要用于人寿险和健康险 ④财政发挥了改善民生的重要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十三五”期间,我国坚持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截至2020年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99亿人、2.17亿人、2.68亿人,均已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超过90%,是世界上覆盖人数最多的养老保险制度。这一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 ①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要求②提高了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③落实了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④发挥了财政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回顾4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最突出的一条经验就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40多年来,我们党坚持以解决人民问题为导向,以满足人民需要为目的,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 ①就是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 ②要把人民需求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③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④要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某县秉承“退耕还林连片栽,山川遍地靓起来”的理念,持续接力种树,拒绝对环境有污染的项目,换来了当地蓝天白云,生态优势凸显。优美的生态环境成为该地最具优势的经济发展推动力,使人民走上-一条可持续的生态富民之路。一幅由“绿”转“富”、“富”且“美”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该县( ) ①秉承绿色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②坚持生态第一,控制发展的规模与速度 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生态良好发展道路④坚持共享发展理念,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推动网络强国建设,做到网络发展为了人民、网络安全为了人民、网络治理为了人民,人民群众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材料表明( ) ①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②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③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④坚持个人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近年来,党和政府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实现了扶贫任务2020年如期完成,让全体人民都过上了好日子。这表明党和政府 ( )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②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水平 ③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④不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7.2021年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西藏作为全国唯一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已宣告消除绝对贫困!西藏脱贫攻坚是西藏历史上脱贫成效最为明显的伟大减贫实践,践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彰显“中国之治”的巨大优势,建成了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幸福的新西藏。西藏的脱贫体现了 ( ) ①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②西藏人民才享有真正的人权 ③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④西藏人民充分行使自治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这体现了 ( ) A.我国保障人们的各项利益,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 B.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C.政府应加强市场监管,遏制民生商品价格过快上涨 D.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9.扶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短板。下图反映了我国2012~2019年的扶贫成就。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变化( ) ①表明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 ②反映减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 ③彰显了共享发展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④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国务院新闻办21日发表《西藏和平解放与繁荣发展》白皮书。白皮书介绍,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社会大局更加稳定、经济文化更加繁荣、生态环境更加良好、人民生活更加幸福,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呈现在世人面前。这( ) ①是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 ②优先维护了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权利 ③有利于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④表明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二、能力提升 1. 2020年春天,中国正处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在带领全国人民奋力战“疫”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始终还挂念着一件大事。 3月6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一开始,习近平总书记开门见山:“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也考虑过等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再到地方去开,但又觉得今年满打满算还有不到10个月的时间,按日子算就是300天,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本来就有许多硬骨头要啃,疫情又增加了难度,必须尽早再动员、再部署。” 材料体现了我国坚持什么样的发展思想?该思想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打破传统体制束缚,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推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 202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堤出,到2025年浙江省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强调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促进共同富裕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推进阶段。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我们实质性推进共同富裕的原因。
设计意图:四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合肥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发展,也通过合肥的实例感受到我国经济进入新时代,提出了新要求,坚持新理念,构建新格局,开启了新征程。若加以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毅力。因此,通过合肥一日研学游的形式,让学生自己设计研学路线,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并且高一学生每年都有工业游,可以以此为契机,让课堂延伸至社会实践。 |
|||||||||||||||||||||||||||||||
教学 反思 |
思设计:本框的设计遵循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理念,完成必备知识教学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且在第三课最后一课时的教学中完成了本课知识的框架总结,帮助学生形成大单元知识体系。最后完成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落脚于青少年自身,以寄信2035的形式,体现青少年的责任和担当。教学设计逻辑清晰,环节设置合理,较好地完成了知识点的总结和价值观的升华。 思课堂:本框设置两个子议题,学生的参与度都很高。第一个子议题为合肥市近五轮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从宏观上让学生感知合肥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前三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合肥市的过去的状况和现在的成就有了较为详细地了解,在讨论和解读规划时有了大量实例的支撑,可以更深入地参与课堂讨论。第二个子议题,让学生给2035年未来的自己写信,可供想象发挥的空间很大,学生的信天马行空,课堂气氛热烈,同学们都乐于上台分享自己的憧憬。因此,本节课很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议题的设置、情境资料的选择也为学生提供了较大地可探讨空间,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思不足: 1. 议学单上的学习资料为合肥市“十一五”规划至“十四五”规划及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内容较多。设计意图原本为给与丰富的背景资料,方便学生讨论,但在实际讨论中发现,所选学习资料可以有所删减,保留精华部分,提高课堂讨论效率。 2. 上课时间有限,最后的未来之信分享环节,只能个别几位同学代表上台分享,但在课堂中同学们对这个环节的热情很高。因此,课后可以收集学生的信件,汇集成册,方便同学们互相分享阅读,也极具纪念意义。 |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