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抗日战争的胜利
所属栏目:初中历史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版中国历史第三册第六单元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宁夏 - 银川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中国历史第三册第六单元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宁夏 - 银川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程标准】
知道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了解日本投降的史实;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教材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上)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最后一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单元分5课讲述自“九一八事变”至抗日战争的胜利,而本课是对前四课内容的高度概括,所以其作用和地位极其重要。本课主要学习内容为四部分:全民族坚持抗战、中共七大、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本课时间跨度大,从1938年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到日本法西斯投降,内容容量大、头绪多、重难点多、结论性结果多且不易理解,因此在学习本课知识点时,应该打破教材编排知识结构体系,引导学生如何自主学习,重新构建知识体系,利用已有知识储备突破重难点就成为解决本课的关键所在。 【学情分析】
1.八年级学生求知欲强,有学习主动性,但容易受各种抗日神剧的干扰,影响对历史事实的正确认识。
2.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能够说出基本的知识点,但都是碎片化知识点,如何引导学生,培养时空观念,利用建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框架,是学习掌握本课知识点的前提和关键。
3.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利用史料教学的理念和能力突破重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和利用互联网,了解全民族坚持抗战、中共七大、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等基本史实,培养学生依据史实建构知识体系、分析问题的能力,说明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
2.依据教材和教师提供的史料,联系所学知识多角度思考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分析、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3.知道全民族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理解团结的重要性,体会通过抗日战争形成的抗战精神,树立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中共“七大”的意义、抗战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难点: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环节 (内容) 教师活动(教学资源)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 情景 导入 新课 1.播放裕仁天皇投降录音 2.出示裕仁天皇图片 3.出示《终战诏书》 4.出示日本无条件投降时间(提示学生必须记忆)
过渡: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特别是8年全民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我们是怎么取得抗战的最终胜利?
1、听录音 2、大胆猜测 3、回答日本无条件投降时间
通过播放录音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达到凝神、激趣、点题的作用
一 抗 日 战 争 胜 利 的 原 因 (一) 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 (一)探究一:抗日反攻阶段,有哪些因素加速日本投降?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思考分析加速日本投降的因素
2.初步阅读的基础上,合作探究
3.教师强调关键词:加速、投降因素 过渡:同学们找到许多加速日本投降的原因,现在反向思考: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二)教师出示问题: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1.指导学生依据第一个探究答案并结合之前所学知识回答 2.归纳学生的答案,指导学生分析、理解主要原因的依据:内外因法 3.抗战胜利的原因之一: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根本原因) 过渡:教师帮助学生理解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1.教师出示《日军侵华示意图》,指导学生观察日本占领我国土形式图,分析得出:日军占领地从东北到广州,面积广、战线长 2.引导学生找出抗战初期正面战场以及敌后抗日根据地,分析得出:日军损耗过大,敌后抗日根据地对日军构成严重威胁 3.思考进入抗日相持阶段,日本侵华政
策会发生怎样的转变?
1、学生自主阅读
2、合作探究抗战后期日本加速灭亡的因素⑴世界反法西斯
⑵美国投放原子弹
⑶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⑷中共敌后战场反攻
⑸日本国力的严重衰退
⑹国民政府的作用
学生依据第一个探究答案,并结合知识储备回答
利用地图分析日军对华政策的调整 通过让学生阅读、思考,利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总结找出加速日本投降的原因,以期培养学生阅读、归纳、总结的能力,并得出抗战胜利最重要的时间点
引导学生应全方位思考问题
学会利用地图分析解决问题 培养时空观
(三)探究二:抗战相持阶段到来后,日本改变对华政策,我们如何进行全民族抗战?,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全民族坚持抗战 2.利用网络,分组查找:国民政府、中共、群众、人民团体、海外华侨等抗战史实
3.出示蒋介石庐山谈话:“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惟有牺牲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
4.教师出示六张当时民众积极抗战照片感受全民族抗战的信心。
过渡: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蒋介石国民政府和中共军队都对抗战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中国共产党却在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并利用网络查阅相关全民族抗战的史实
学生依据课本回答
国民党右派(皖南事变)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
利用教材回答问题
抗战的作用和国际地位 (二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教师讲解中共抗战中流砥柱作用应从军事、领导、思想、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理解
1.出示中共从1931年——1937年的抗日口号和方针,帮助学生体会中共抗日的决心
2.出示抗战相持阶段形势图,观察敌后抗日根据地与日占区,理解日军为何对我敌后抗日根据地采取的疯狂政策,以反衬中共在抗战中的作用
3.出示中共七大会场图,让学生观察“中共七大”会议召开图,找出会议悬挂的条幅口号、会徽,思考与本次会议的关系。让学生以小记者身份报导会议内容,理解中共在战略反攻阶段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的思想和理论指导 过渡: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民族的持久抗战和中共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我们取得了抗战胜利,但是还离不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和人民的支持与帮助
观察分析地图,讲出日军为何对我敌后抗日根据地采取的政策
学生自主阅读并观察七大会场悬挂物,并以小记者身份报导七大会议内容
培养学生知识的综合能力,以及时空观
出示中共七大会场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找出和七大有关的信息,然后设计以小记者身份报导七大会议,合作完成对七大历史意义的理解
(三世界反法西斯
1. 教师讲解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之间的人关系(中国远征军、飞虎队)
2. 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关联体系,学会
学生利用之前的学习和知识储备,并借助网络查阅世界反
检测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利用网络获
同盟和人民的支持帮助 用全局观分析解决问题
过渡: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呈现出伟大的历史意义
法西斯同盟和人民对中国抗战所提供的帮助和付出的巨大牺牲 取知识的能力
二、、 抗 日 战 争 胜 利 的 意 义 (一 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教师播放《马关条约》签订视频和抗战胜利日本签订投降书视频,让学生体会感悟为什么两次条约的签订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提示:
1.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的对话 2.日本代表签订投降协议时神情
通过感悟分析得出:抗日战争是中国近 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 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学生观看视频并进行对比,最后分析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感悟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所起到的重要意义,深刻体会第一次完全胜利的内涵
依据视频还原历史场景,搭建历史时空,,利用原始视频资料进行教学,让学生直观感受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近代以来的重要性 促进民族觉醒为中共带领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基础
教师出示时间坐标轴,帮助学生利用时间轴建立时空观,整体感受中国近代史发展历程,对比得出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学生观察时间轴,建构知识体系,讲出近代以来几个重大的事件,分析感悟中华民族的觉醒,体会中国共产党在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所起到的作用
利用时间轴为学生建立时空观,方便进行历史事件的横向联系与对比,为得出结论找到解决路径与方法
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
教师出示三则二战时期反法西斯同盟国领导人对中国在二战中的作用评价:
罗斯福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丘吉尔 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
学生分析二战时期反法西斯同盟国领导人对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场做出的巨
利用最具影响力的公众人物言论去评价中国抗战对世界
主战场,对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斯大林 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引导学生结合三则评价得出: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大贡献所做的评价,感悟、体会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巨大贡献最具说服力
三 情感升华 抗 战 精 神
播放抗战老兵仵德厚采访录,通过本人亲历,讲述抗战的艰辛与坚持,引导学生逐步体会中国人民身上所体现出的“抗战精神”
学生观看视频,通过抗战老兵的亲身经历以及抗战胜利多年后老兵对抗战胜利的自豪感、对为保家卫国失去生命战友的思念,感悟 “抗战精神”
利用抗战老兵访谈录,让亲历者讲述抗战的艰辛与艰巨,让学生理解和体会 “抗战精神”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部编教材在2011版课程标准基础上重新编写,内容容量多,知识点琐碎,时间跨度长,理性结论多,所以针对八年级学生如何确立教学知识点、通过何种方式获得知识点以及能否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成为本节课设计的关键点。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操作,就出现的一些问题做一反思:
优点:
1. 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的整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本节
课教材内容繁琐,如果按部就班讲授容易造成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反复陈述,耗时费力。
2. 上课期间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补充拓展问题探究,培养了学生获取知 识的渠道和途径,同时可以解放教师,改变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
3. 利用设计比较合理的问题驱动学生探究学习,突破重难点培。充分利用 图片与地图,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本节课进行情感升华,利用抗战老兵访谈录体现“抗战精神”更具说服力和渲染力 缺点:
1. 教学设计内容过于饱满,面面俱到,害怕知识点的遗漏。 2. 设计问题要更具体、针对性强
3. 学生能自主解决的问题,教师不应过多的强调和干涉。 通过本节课的反思,今后在教学中应以学生活动、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为主,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设计出要有针对性、层次性、探究性的问题。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取舍,避免面面俱到。利用史料教学避免史料的堆积,应培养学生依据史料分析得出试论和观点。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